第一百七十七章:藏污纳垢之地(1 / 2)

 “佛门乃清净之地,将军一来再来打扰小僧清修,不妥吧?”

背对着寺庙大门正面拦在大军之前,鸿德寺的主持方丈就这么立在这里,生生挡住了张远的去路。

“佛门是不是清净之地我不知道,但你这里很明显不是,让开!阻拦大军者杀无赦!”

军令下达,五百边军如钢铁洪流般涌入寺庙,主持方丈被张远生生控制住不得动弹,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苦心经营的寺庙在铁蹄之下化作一地瓦砾。方丈痛苦异常,他后悔自己收留了那群人给自己的寺庙带来灾祸,而今东窗事发纵然有再多的香客在朝庭的铁蹄面前也是枉然。

“后悔吧,是不是有什么事情想要对我倾诉?你们寺庙给人排忧解难收想有钱,我这边全部免费,如果说的让我高兴也许可以重建鸿德寺。”张远的最后一句话戳中了方丈的内心,重建鸿德寺那就是将自己的心血流传到后世,做和尚一心修佛但做方丈却要考虑的是利益与名望。

张远在这边开解方丈,知县大人则带着五百边军将整个寺院翻过来找,很快有着寺院熟客知县大人的引路,这寺院之下的阴影终于暴露在阳光之下见了天日。寺庙的后厢房当中有一个隐蔽的望下去的通道,用粉色饰品点缀的大厅,妙曼的少女穿着丝巾制作的衣服来往于此。当兵丁涌入其中的时候,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打斗,那些女人居然拿出兵刃凶悍的与边军站在一起,不过很快寡不敌众被拿下。

而张远也总算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寺庙中出现女人本身就不同寻常,而且是不着片缕那种,那么首先的问题就是她的衣服去哪了?张远前后进出寺庙三次又搜山两次都没有查到那衣服的出处,唯一的解释就是女尸一开始就没有衣服。倘若此事出现在青楼很正常,但出现在寺庙那就不同寻常有大问题了。之后张远发现,所有去寺庙上香的男性都对此事讳莫如深,倒是那些女香客可以正常交流。

结合自己最近读《聊斋志异》当中的卷一第十五个故事《僧孽》当中提到的,讲述了一个和尚不遵法戒,敛财淫赌,被冥冥之中的主宰所惩罚的故事。张远想到了历史中真实存在的事件,摘自《铁流千里》当中的故事也是古代三武一宗灭佛的根本原因之一,那就是旧时期的寺庙拥有一定的民事特权,有不动产、不上税、终生制等一系列原因,更有人表面上修佛实际上拿寺庙当中淫秽场所公开组织青楼才有的服务。

在《铁流千里》当中就提到,寺院僧人持刀枪利剑行匪盗之事,和尚拥有大量土地,周围几十里内的农民大多是他们的佃户,有些所谓“六根清净”的和尚竟公开要挟佃户说:‘有闺女的种水浇地,有好媳妇的种好地,有烂媳妇的种烂地,没有女人的开荒地!’导致寺庙周围的佃户的闺女没人家愿娶,小伙子没有人家愿嫁,家家都有一篇惨痛的血泪史。

结合这样的真实历史事件,再回头看这起案件不难猜出其中存在的问题,这也是张远下决心要抄了寺庙的原因。

通过方丈的自述张远算是知道了前因后果,原来十年前这家鸿德寺还是一座小寺庙,方丈那个时候很年轻,他从师傅的手中结果主持之位后就一心想要扩大寺庙传播福音。然而当时的大魏国一直都没有定下国教的关系,导致信仰的竞争非常激烈。方丈空有抱负无法施展,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富家翁愿意出钱扩建寺庙,但是富家翁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扩建出来的寺庙有一部分要用作他的生意。

一心想要发展寺庙的方丈与这位富家翁一拍即合,很快庞大的庙宇建筑群造了起来,虽然可以被方丈使用的面积只有不到三分之一,但这也比之前的庙宇要大很多。随着香火的不断兴盛,不仅仅是一般的百姓,还有许多达官贵人来到寺庙当中上香。只不过让方丈不解的是,这些香客全部都是男性,并且他们往往都会至少在这里留宿一夜,而且并不住在寺庙准备的客房而是去后面富家翁的区域休息。

一开始方丈并未发现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发现,这后院甚是诡异,白天倒是没有什么动静,但一到晚上总是会从内里飘来酒香,还有制粉的气息,甚至于有的时候会传来乐器击打的声音与女子的欢笑声。这对于一家寺庙来说是不可以有的事情,于是在多次确认后,方丈决定找富家翁询问到底后院是拿来做什么的。当方丈第一次踏足这个院子的时候,他被眼前的一切惊呆了,这里居然是一家高档妓院。

十年前由于先帝驾崩的关系现任皇帝要求天下缟素一年,这一年可就苦了这些开青楼的生意人,于是有个生意人就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将生意转移到寺庙里来,借着寺庙这个不会被人怀疑的外壳,那些来上香的男性晚上在妓院里风流快活以此躲避朝廷禁令。

试问,在天下缟素的这段时间,全国百分之九十九的青楼都歇业的功夫,突然有一家上等妓院能够正常营业还不会被朝廷知道。这样一个地方对于那些快要憋出病来的男性那简直就是天降福音啊!而青楼老板为了堵住和尚的嘴,早就做好的准备,他让所有来消费的男性都必须在寺庙上香祈福捐香油钱。而那些能够过来享受的没有一个是缺钱的,这点香油钱对他们来说是九牛一毛,所以和尚也被拉下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