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六章 暗流(1 / 2)

 李承乾病倒了,而且还病的很严重。也不知是被李二吓的还是之前玩的太疯,总之,李承乾的足疾,病发了。

长孙皇后在甘露殿抹着眼泪,一言不发的坐着,也不去看李二,李二讪讪的上前赔笑道,

“呵呵,观音婢啊,莫要急坏了身子,你产后初愈,不宜忧虑,还是多歇息着些。”

长孙皇后不理李二,别过身子去,擦了擦眼角的眼泪,幽幽的说道,

“二郎想必是厌烦我母子二人了,高明自幼便听话的紧,实是不用操心的孩子,怎的就得罪了二郎,偏偏命苦投生在皇家,如今高明病倒了,妾身也不用二郎多言,自搬出这甘露殿去也罢!”

李二赶紧嬉皮笑脸的揽过长孙皇后来,

“观音婢不可说这气话,是朕一时糊涂了,走走走,朕这就与你去看高明。”

长孙皇后心疼儿子,还是站了起来,李二殷勤的给她披上裘衣,夫妇俩一路赶往东宫,东宫里的内侍太监一见李二和皇后亲自来了,忙不迭的躬身道,

“见过陛下,见过皇后,太子殿下正在寝殿歇息,御医正在为殿下诊脉。”

李二点点头,扶着长孙皇后,抬脚进了东宫,殿里烧着好几个炭炉,两名御医正在床榻前给李承乾把脉。

见李二来了,两名御医忙不迭的走下来给他请安,李二摆摆手,问道,

“高明病况如何啊?”

其中一名姓王的太医躬身道,

“启奏陛下,太子殿下自贞观五年始,便时常染疾,现病已入腠理,外部看着尚可,然五脏六腑皆有损伤,臣等无能,实不知太子究竟身染何病!”

长孙皇后一听,柳眉倒竖,怒斥道,

“尔等身为御医,竟然连何等顽疾都不知道,好生无能!”

王太医战战兢兢的朝着长孙皇后躬身道,

“皇后训诫的是,臣无能,臣无能。”

李二一听,什么,老子的儿子得了什么病你们都不知道?忍住怒气问道,

“那太子如今怎样了?”

王太医干脆跪倒在地,伏下身子道,

“回陛下,太子之病,已然影响到了足下,臣恐怕……”王太医不敢再说了。

李二怒道,

“说下去!”

王太医牙齿打颤,跪在地上不住的哆嗦,

“臣,臣恐怕太子殿下,今后都需扶杖方可行路了!”

长孙皇后一听,几欲晕倒,幸亏李二在边上搀扶着,李二也是一样的震惊,不敢相信的看着太医道,

“高明此前染疾朕也知道,不过是剂汤药便好,怎的如今这般严重?”

这时,另一位姓李的太医上前拜倒道,

“陛下不知,太子殿下乃是顽疾,先前所用的药物,不过是治标,如今已然恶化,臣瞧着倒似风疾,与陛下有些相象,但论症状,又比陛下严重许多了。”

历史上,李二一家都有“风疾”这个病,类似于后世的中风和偏瘫,李世民是武将出身,风疾并不严重,但是唐高

宗李治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一笔,说是风疾非常严重,要不然也不会让武媚娘夺了李家的江山了。

唐帝室中有多人患有一种被称之为“风疾”的病症,明确记载患此症者有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唐顺宗、唐穆宗、唐文宗、唐宣宗。这是一种很复杂的疾病,临床上常出现头痛眩晕、抽搐、痉挛、肢体颤抖、麻木、蠕动、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步履不稳,甚至突然晕厥、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等症状,而情志不遂、饮食无节、恣酒纵欲等,则应是引起风疾的一种主要原因。有的风疾,症状如西医所说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当与遗传有关,且重症死亡率极高。

但是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说李承乾的足疾是怎么得的,是什么时候得的。《旧唐书》只提过一句,“承乾先患足,行甚艰难。”

但是李承乾的足疾并不是出生就有的,“贞观三年,太子少师李纲有脚疾,不堪践履。太宗赐步舆,令三卫举入东宫,诏皇太子引上殿,亲拜之,大见崇重”。

可见,此时李承乾身体健康,否则李世民也不会让他亲迎老师了。

另一个记载:“……襞毡为铠,列丹帜,勒部阵,与汉王元昌分统,大呼击刺为乐。”可见,早年玩得这么疯,腿脚肯定是好的。

李承乾喜爱模仿突厥人,传说是在一次spy突厥骑兵的时候从马上摔下来受伤的(貌似某电视剧采用此说)。但是这没有史书记载的明确证据支持。

而“足疾”则很可能是糖尿病的一种并发症:“足溃疡”,俗称“糖尿病足”,主要由下肢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加以局部受压甚而损伤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