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一关更比一关难(2 / 2)

虽然他很着急很急迫,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快。快隐蔽,进兵洞!”

对于清军是如何对城墙展开攻势的,秦朗这边是早有分析。

一切不外乎火力覆盖,火力压制,尽最大可能来清理城头。

然后再针对各城门进行爆破。

这是最快也最行之有效的攻城办法。

坑道作业是一直能挖到通州护城河前头的,残存的羊马墙甚至都能给清兵一定的掩护。

但接下来的护城河就会叫清兵伤脑筋了。

通州的护城河就是后世的玉带河,朱棣定都京师之后,使人大力整顿京畿的漕粮运输水道。引通惠河水,自通州西门外南流,经西门、南门,与东水关流出的通惠河汇合南流,流经南浦闸,经土桥至张家湾与凉水河汇合,流入北运河。

所以这通惠河宽度十分的有讲究,整整齐齐的十米宽。

这可不是一步两步就能跨过去的小水沟。

十米的宽度,水位也相当有保障——通惠河是北运河的组成部分之一,大明前些年固然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盛一年,但漕运还是要绝对保障的,不然秦朗他老丈人早就在京城坐不稳龙椅了。

所以这十米宽的护城河对鞑子来说也是个大大的难关。

不过清军现在刚刚扫清了通州城外的阵地,士气正值高涨,看着城下的护城河也不觉得惧怕。

阿济格大手一挥,大批的民夫民壮带着满脸的惧怕、惊恐和无助涌向了前。

他们一个个都抱着大捆的蒲苇。

用蒲苇、空箱等去填充护城河,然后再在上头覆盖蒲席、木板之类的东西,可比土包沙袋之流更加有效的填平护城河。

整体原理等同铺草过沼泽。

虽然脚下触感不踏实,也不能过重型攻城器械,但过人,过登城梯,是绝不成问题的。

对于清军来说,这就足够了。

城头上的秦军没有丝毫留手,守军多拖延清军一日,大战的胜利就多向秦朗偏移一分,这个节骨眼上可不能心慈手软,发善心也不是这个时候发的。

不过清军一个劲的向着城头发射火箭,还把大炮都往城南一个方向集结调动,现在通州南城墙上的守军已经寥寥无几,更多的人集中在了角楼和七座碟楼中。

通州城墙上本来是没有碟楼的,是秦朗把这地儿占据了之后才紧张修起了碟楼。

将城头上布置的一门门大炮保护了起来。

虽然这碟楼不可能跟混凝土相比较,但至少可以不惧火箭的威胁。

一座碟楼里除了炮口、瞭望口之外,还有射击孔。

只是那相对来说挺宽松的空间在塞进去了一门零五炮后就显得有点狭小了,现在又填塞了多名神射手,简直可称的上拥挤。

然这已经是秦军在城头上的所有兵力了。

清军的火箭虽然准头可怜,但胜在数量超多。同时他们的臼炮藏在坑道里也一样能对城头构成威胁,秦朗把绝大部分的人撤下城头可不是没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