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奎回到泉阳,大赛筹委会设在市艺术馆,思之良久,决意先去找群众文化艺术馆康虹副馆长。
康虹与阿奎是同乡,互相了解,又是同龄人,两人曾在乡里一起办事时,阿奎有时多占便宜,分东西时多拿一点,旁人心怀不满,康虹说:阿奎外出唱歌活动多,经济上很难自给,是我让他多拿的。
两人常在一起讨论山歌理论、天下事,阿奎又总是比老康略胜一筹,见识观点不凡。康虹常与人说:孔子曰,人固有遇或不遇,若有人看中提拔阿奎兄弟,定会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事业。
阿奎感叹道:知我者,唯有老康。
次日,阿奎到了康虹办公室,两人相见,分外热情,互诉思念之情后,康虹说:“为何这么久才来,筹备准备工作即将逐步展开,再不来我就亲自去请你了,平时也不见你来找我,忘记了发小之情了吧。”
“出版歌书耽误了一点时间,而且,为了到你们这里,我是花了很长时间,查询资料、学习、研究工作需要的知识,做了充份的准备,不会召之即来、随便应付了事的,绝不打无准备的仗。”
“奎哥真是有心人,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将来必有所为。”
“若非兄弟从中周旋帮忙,恐怕难得在此相见。”
“奎哥如果不是山歌方面奇才,我就是想帮,恐怕也爱莫能助。”
“些小技艺,微不足道,常被高尚人士耻笑。”
康虹说:“古来‘成大事者,不恤小耻,立大功者,不拘小谅。’,你的奇才过去未遇其时,只能在市井之中、乡村间徘徊,如今遇上了大展才华的时代,你当奋力拼搏,岂能计较墨守匹夫小节,你在这坐一下,等会我带你去见于帆馆长。”
老康转身去见于馆长,于馆长问:“擂台赛筹备工作即将开始,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不妨赐教一二。”
“如果只是按照旧的比赛规则仪式,尤其是普通的规模方法,我们的经验当之无愧;但如果要进行山歌创新,使擂台赛有新的起色,使山歌有所发展,继往开来,则非山歌方面的专家、高手莫属。
对内他们可博得参赛者喝彩,向外可使大赛名扬四方,荣誉遍布各地;能使艺术馆生辉,领导有他们组织,有如处泰山之安,享无疆之福,利垂当今,名播往来。”
于馆长被小康说得开怀大笑:“照你说来,当今还真有此能人?他是谁?”
“如果只是为了应付大赛了事,馆长不找专家也可以,要想把大赛办得不同以往,长风乡黎海奎当之无愧。”
“这人用不了专门推荐,大赛组委会已经聘用为评委,可刚才省艺术馆打来电话,说阿奎在他们那里印象不好,劝我们慎用。”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况阿奎乎,戴有色眼镜看他的人多的是;但我看阿奎:敢于创新,不循规蹈矩旧山歌,又不全部推翻否定重来,而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改革;阿奎来源于山村,深懂风俗民意;为人正直,信仰坚定,道德信义高尚,威名传四方;坚持原则不妥协,敢于和不良倾向做斗争不弯腰;深得各地歌手的尊敬拥护。
这就是我们多次推荐他的理由,于馆长若用之,当为馆长唱遍天下。此外,四方歌手文化之士,闻馆长用人尊贤礼士,而不计个人文凭高低有否,谁不愿跟随于馆长而努力工作?”
“真有你说的那么好?既如此,为何至今还没来报到。”
“现在已经来了,恐怕到了门外,我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