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章 冥界征兵(1 / 2)

星际龙魔 天地良新 0 字 2021-11-30

 纽斯顿给的坐标,远在百万公里之外,但相对整个冥界来说,却是近在咫尺。

易晓林展开黄金羽翼,小扁开始喷气预热。他左手捞住阿九,右手搂着刘若兰,试飞了一番,发现速度提不起来。

他正准备甩锅于两姐妹的体重,但直觉让他没有说出这句话,他想了想,黄金羽翼的上下侧,各伸出一对侧翼。他再次恢复了原来的六翼形态。

祂祸煞邪隐没在粒子云中,如鱼得水。她其实完全可以载得动三人,但她有点怕怕的,万一两姐妹也来踩她脚掐她腰怎么办?

易晓森催动着刚刚生成的少量龙血,风驰电掣地朝目标点直线飞去,他的速度一直在提升,最后到达到每秒数十公里的极限。

虚空中虽然没有风阻,但散布的粒子扮演着气体的角色。易晓林将紫金粒子散布身体表面,无论什么粒子,撞到即变成粉碎,极大程度地降低了阻力。若是在地球上,以这样的速度他整个人早就燃烧起来了。

纵使这样,也花了十多个小时才赶到。

一路上,众人都发现了冥界的不同,就连从来没有踏足过冥界的阿娇刘若兰两姐妹也看出了不对。

透过浓厚的粒子云,依稀可见下方被昆塔照亮得如同繁华城市夜景的广阔陆地,而此时的陆地,却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片巨大的方块状的黑暗。

易晓林的万视之眼只一扫,便自动将亮度提高,看到了这一片片巨大方块黑暗的真实相貌。

那是聚焦在一起,黑压压一片的虚空恶魔,易晓林估算着一个和自己体型差不多的虚空恶魔阵列,里面的虚空恶魔排列得并肩齐肘,没有丝毫缝隙,一个方阵就足有上亿数目之多!

每一个方块阵列,都是同一个种族。而易晓林每隔百余公里,就能发现这样一个方阵。

一百万公里,就是接近一万个。当然,虚空恶魔体型大的居多,数量上可能少上不少,但光光是易晓林飞行的这条直线上,就发现了以千亿计的虚空恶魔军团。

那么其余的地方呢?这样的直线,何止万条?

想到千亿后面又多四五个零,易晓林浑身不禁一抖,差点没坠机。

这些虚空恶魔静静地呆在方阵中,一动也不动,如同雕塑,旁边也没见到那种传送用的通天巨蟒。

不过话说回来,以这样的军团规模,恐怕就是来一万条通天巨蟒,不花个百八十年的,也根本传送不完。

不过想到三眼魔童降临处出现万千虚空裂缝,易晓林想冥界自然有办法快速将军团传送到现实。

易晓林花了数分钟紧急降速,然后收敛全身气息,悄悄自两个军团中间降落。

四人来到一个山谷内。这个山谷里尽是大型昆塔,个个都有上百米高,这样的环境也的确是个很好的掩藏之所。

阿九调整着罗盘,几人朝山谷里面走了数十公里,她在一个山崖下停了下来。

面前一个百米昆塔挡在了目标点前,阿九举起拳头,正要一拳将它打碎,易晓林一把拉住了她。

他的万视之眼,一下便扫到了这只昆塔的不同之处。在它的身体里,有着一个奇特的机械装置,而这个装备周围,是无数的丝线,串联了整个昆塔身体各处。

他走到昆塔面前,抬头看着昆塔。这只昆塔上一个触手弯下,尖端一个球形裂开,露出一只眼睛看着他。

易晓林仔仔细细地扫了它一遍,看到那个机械延伸出的一根丝线连接着它顶部一个圆盘,他立刻跳了上去。

果然,在两个仅手臂粗细,靠在一起的触手间,有一个巴掌大的,和昆塔颜色几乎一样的暗格。

易晓林揭开暗格,里面是一个按钮。

他按下按钮,昆塔全身突然亮了一下,然后缓缓朝旁边移动,露出身后一个洞穴入口。

四人走入洞穴,易晓林眼尖地看到,在昆塔背后还有着一个暗格,再次按下,昆塔又移回原位,那个按钮正好移动到洞穴入口处。

四人顺着洞穴朝里面走。洞穴上全是各种发光的小昆塔,不知被什么手段固定在墙壁上,由一根半透明的丝线串联着。

他们朝着内部走去。通道一直向下,走了近万米之长,终于到了一个房间之内。

易晓林越走越感觉不对。这里的粒子密度越来越高,到最后浓密得如同液体。

他和祂祸煞邪不仅无恙,反而享受,而阿九和刘若兰,体表的琉璃质感非但没有减弱,反而亮得耀眼。

易晓林看向祂祸煞邪。这个迷糊不仅没察觉不对,反而一脸贪心地吸收着粒子。

他们走到尽头,果然不出易晓林所料。

“亵神者!又一个!”祂祸煞邪叫出声来。

“亵神者?”阿九和刘若兰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睛里的疑惑。

“你就把它看成一台空气净化器。”易晓林边说边吸收着这些无主粒子,但对他收益不大。

“这东西似曾相识。”刘若兰摸着它圆滚滚的身体,却联想不起在哪里遇到过类似的东西。

在祂祸煞邪的大力吸收下,亵神者喷出的粒子全部被吸收殆尽,露出尽头的一切。

阿九走上前,看着一个简易的石台,上面有着一块块打磨成薄片的石板,石板上写着密密麻麻的文字。

阿九看着上面的文字,脸色逐渐凝重。

“写的什么?”易晓林凑过来,却发现上面的字一个也不认识,若这里是纽斯顿的藏身点,那这些文字应该就是他那一族的文字。

阿九一张张石板的看,眉头越皱越紧。

“你倒是说话啊。”

“我也……看不懂。”

易晓林无语得想把自己舌头切了。他抢过石板,一张张地看了一遍,便完全将其清晰地印在了脑海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