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 种仲平新筑清涧城(2 / 2)

愈说众人愈觉得气愤,愈觉得世上坏人太多,好人做事情太难了。为了能支持种世衡,好多人自发行动起来,号召军民捐钱捐物,帮助修筑清涧城。还有些干脆呼朋唤友,个人聚集起来,都背上了干粮,走着去清涧城帮忙的。没一个月,单环州去清涧城帮忙的人,就有二三百个人。

清涧城附近的人一看,都商议道:“环州距离清涧城不近,人家都能走过来帮忙,咱们这些近的人,凭什么比他们落后呢?干脆咱们也一块儿去!”马上周边的百姓也成群,就这么来了。众人害怕人数太多了世衡不收,都告诉道:“相公放心,只要管俺们一顿饭吃,工钱什么的不用愁,俺们不要!”

眼看着清涧城热闹起来,一发连蕃人都惊动了,那厮们本来不觉得这城能建,宋人大张旗鼓得闹腾,都懒得理。如今既然有了水,就不好说了。他们害怕清涧建成,不时派人马过来侵扰,种世衡只好且战且修。

延州这头,自从范仲淹过来了,打击贼寇,开通道路、把粟米价格下调了之后,边上百姓的日子,果然是一天天好起来。

接着仲淹又加紧练兵,将老弱兵卒放之归农。军士黥面的这个旧制,如今仲淹也改了不用,还大量招募边人入军。因为没钱,许多原有的堡寨,已经年久失修了。仲淹挪出一笔钱来,专用来修整这些堡寨,加固宋军的防御。

这个时候,延州的屯田已初见规模,很有那么个样子了。屯垦的那些也不是别人,大多数是当初范雍时候的流民。说起来这事也值得感慨:当初范雍在的时候,夏军滋扰、遍地流寇,好好的人变成了流民,活得好似丧家之犬,需要官府施粥来赈济。在当时看来非但没用,反而就是些累赘。

如今得范相公建屋、分田,众人立刻就翻了身。非但用不着上面再赈济,自己还能种出来粮,用来供养边上的大军,有用了不说,终于活出个人模样来了。

不但这日子过得好了,范仲淹甚至在边上建起来一座嘉岭书院,让边军得以认书识字、研习兵法,这些边人的子弟,也终于有机会能上学了。

由于仲淹来边上不久,于羌事上有许多不知的。有些模棱两可的事儿,仲淹不贸然下结论,时常把种世衡、卢琳、王信、狄青、刘拯、范恪、孙用、张忠、周美、赵明等熟悉边事的人叫来,听一听他们的抚羌心得,几个人一块,在羌事上做了诸多更改,招抚羌民,众多羌酋纷纷来投。

仲淹认为:为将者需要谋而后动,纵观全局。若眼光只能看到一点,只会关心眼前的胜负,那么此人只能为将,不堪为帅。仲淹不但亲自在嘉岭书院执书讲贯,讲授古今军事及典籍,书院也请来一些懂兵法的,让众人轮番过来授课,种世衡也在被请当中。

得此培养将才的机会,世衡做事颇为尽力。只因这是一班军汉,识字的不多,怕不明白,世衡尽量讲解得简单直白,有人听不懂过来问时,世衡亦十分耐心仔细。

狄青来书院入学时,常能遇上种世衡授课。在世衡来看,五个最得意的学生里头,狄青是最为刻苦的那个。因他好学,世衡干脆将平生所学倾囊相授,如今两个除了是朋友,又多一层师生的情分了。

仲淹军政闲暇的时候,同众人一块儿研习兵法,总结出几句口诀来:“锐则避之,困则扰之,夜则惊之,去则蹑之,因其隙而图焉。”这几句话简单直白,朗朗上口容易记忆。因此许多不识字的军官,听见了这个也立刻能明白,凭此打了不少的胜仗。

自从延州屯田后,范仲淹开始令军士营田自食。这样一来,朝廷自外面运粮的数量,渐渐就少了,利于长守。此外范仲淹又开市贸货,将土地、粮种散与边户,同时贷以耕牛农具,用来耕作。只一年间,鄜延路周边数万户归业,延州繁华,已不同往日。

边民蕃酋都踊跃道:“得范龙图治边,我们可以不动刀戈,从此安枕无忧了。”昔日曾有一首诗,单道这时候的延州风景:

种柳穿湖后,延安盛可游。

远怀忘泽国,真赏即瀛洲。江景来秦塞,风情属庾楼。刘琨增坐啸,王粲斗销忧。秀发千丝堕,光摇匹练柔。双双翔乳燕,两两睡驯鸥。折翠赠归客,濯清招隐流。宴回银烛夜,吟度玉关秋。胜处千场醉,劳生万事浮。王公多雅故,思去共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