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 贝州事败(1 / 2)

 那一头宋军攻城了数次,贝州城仍旧没打下来,赵祯心焦,命河北体量安抚使明镐率军三万,去贝州平叛。明搞赶到贝州之后,立刻率人马将贝州围住。

明镐看了贝州的地势,认为贝州城险,攻城不易,也不怪前番宋军数次征剿,迟迟未能将城池攻破。既然如此,明搞遂就改了主意,连夜拨军士、役工二万人,谋筑距闉,等到筑成与城齐平时,即可攻城。

城内王则见明镐建筑距闉,由着他筑,并不派人马出城来阻止。眼见得已经三十日满,距闉将近与城齐时,城内义军射过来火箭,只半宿就将距闉一把火烧毁,宋军一个多的月辛苦,眼看着全都白忙活了。

明镐因见距闉不行,遂另寻他法,重新组建了一支掘子军,交由副将刘遵率领,由城南往内挖掘地道,指望能够透入城内。另一头明镐佯装在大举攻城,吸引城内义军的注意。

贝州因为是座山城,石头太多,多日以来,挖掘进展其实不顺。明镐一面佯装攻城,一面也在想其他别的能快的法子,因此上明镐将受降书写了多份,趁夜往贝州城中射去。

贝州城义军已守城多日,早就与外面断了消息,外援尽无。又连番征战,城中休战之心早有。北门上王则副将王文庆因为看了明镐这书,觉得“凡是王则所部的军士,无大过者,在城破之前预先投降,可以免罪”这个话,能是真的,遂决计要反。

王文庆主意既定,趁着与明镐交战时,将投降书栓在箭头上,射到城外,就约定在城中做内应。当夜三更,按着众人之前的约定,文庆事先从城墙上垂下绳索,背着王则的耳目,偷偷将城外宋军的拽至城内。

当初明镐往城中射受降书时,早已有人报与王则,王则那厮,既已称王做了皇帝,岂不防备?因王则疑心有人能与城外暗通消息,在各门守将处都布置了眼线。城北王文庆这边,自然也不能例外。

那一头王文庆才将宋军拽上来城墙,立刻有眼线看见了,急忙报与王则知道。等到王则急忙率军赶来,砍断绳索,宋军已经进了城的,大约能有三百余人。

两边当即便开战起来,宋军人少,又不熟地势,不多时便被义军歼灭。王文庆这次被抓个正着,也一并被王则灭了口,重新换别人驻守北门,此次明镐这一计,又未能成功。

眼看着明镐平叛也已多日,攻城迟迟未有进展。枢密使夏竦便就上奏,请官家赵祯撤掉明镐,换别人再去。开始赵祯相信明镐,也愿意等。慢慢的赵官家耐心用尽,也觉得在明镐贝州平叛这件事上,进展太慢。既这么想时,遂又命参知政事文彦博发兵两万,前去平叛。只是明镐并未被召还,仍旧任副职。

贝州虽然一时未破,到底已经是一座孤城,前路渺茫。因为辽国自己的原因,迟迟不能发兵出来,国相张峦只能是苦等。到这个时候,起事成功是不指望了,张峦只剩下一个要求,只希望辽主宗真能想个办法,尽快出手救一救。贝州那边,实在是耽误不起了。

之前的时候,宗真与北府宰相萧孝穆谈及粮草辎重之事,萧孝穆趁机提出变法,欲效仿宋人,重新登记天下户口,重设赋税,平均徭役,为此上欲派使者访宋,借鉴宋朝人赋税之法,此事已经安排成行。

因为这事儿,张峦便想出个主意来:借着这次使者去宋朝,等到途经河北时,就先于城中通报了消息,让王则劫持辽国的使者,以使者为质。宋朝与夏人已经开战,对宋朝来说,不愿意与辽国再起矛盾,必然要讲和。贝州城中的王则等众,有一线希望可以逃脱。

用这一计,用不着辽国损失什么,于弥勒教来说,却能保住王则的性命。于辽国来说,除了将弥勒教收到麾下,还能拖损宋朝的国力,实在是一件共赢的事儿,对两家都好,宗真没有拒绝的道理。想到这时,张峦随即使了钱,买通了好几个宗真的左右,这些人轮流当说客,替张峦去说。

宗真那边,也认为若只等着变法这事,一则是太慢,无法解急。二则变法在朝中阻力太多,未必能成,即便是成了,成效如何又不可知。三则即便是真的变法,这时候亦需要有人去牵制宋朝,令彼无力北顾,也好给变法留出来时间。

也不知左右都说了什么,果然宗真被众人说动,遂就亲自召见了张峦。说话起来,贝州城中,粮草将尽,又无外援。王则能一连守城近三个月,便是宗真也连连称奇,实在都有些佩服了。众人趁机又提点说:令弥勒教众挟持使者,实在是一件有百利而一无害的事儿。因众人力请,宗真也就答应了试一试。

既然宗真松了口,答应了这事,众人立即着手安排。然而这件事真做起来,困难远比想象的要多:如今王则被困贝州,早已跟张峦断了往来。贝州城虽然在河北,位置却处于宋朝的腹地,与辽国土地不挨着,为了区区一个王则,不值得往宋朝腹地发兵,此是其一。

如今贝州城城外面,团团围着的是宋朝的大军,派细作过去传递消息,也不可能,或者换一句话说,没办法事先通这个消息,让王则知道,只能靠别的办法了。

辽人那边,为了配合弥勒教教众,这次安排访宋的辽国使者,临行之前便撤换了人马,文臣全数换成了武将。跟随保护辽使的守卫,也不是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