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落后就要挨打,指的不仅只是装备(1 / 2)

 看书网630,双城帝冕最新章节!

就在戚继光出任陆二师的副师长当天,该师的斥候小队也赶了回来,带回的最新消息倭寇已经越过了汶上、兖州、曲阜一线,兵锋直指济宁。陆博宽趁着大家还没有解散,就将指挥棒递到了戚继光的手里,示意由他指挥陆二师下一步的行动。

戚继光接过指挥棒拿在手里,然后又轻轻的放在桌子上,并没有回身去看挂在墙上的地图,而是环视了一眼屋内的众人,语气十分坚定的说道:“全军整队火速开往济宁,歼灭来犯之倭寇”。

这条命令可以说是相当简单,也相当粗暴了。没错,这次戚继光根本不打算用什么奇谋、计策,他就是想以堂堂之阵、正正之师,迎面与倭寇硬刚一下,并将其彻底粉碎之。

自打开战以来大宋军队不是全军尽墨,就是节节败退,据说另外一路倭寇已经杀穿了河北进入到河南,而驻守在两省交界的宋军第二十师一枪未放便四散奔逃,倭寇则是跟在他们的后面一路掩杀过去的。

所以此时的大宋太需要一场大胜,以提升军民的士气,同样也是给那些手握兵权的各省巡抚打个样,希望借此一役能让此辈振作起来,不然再这样犹疑观望下去,大宋可真的就要重蹈南宋的覆辙,再次亡于异族之手了。

至于戚继光为何会有如此雄心,就连陆博宽都很奇怪,他才到陆二师不过一天,连部队最基本的情况都没摸清,就敢作如此大胆的决定,就不怕陆二师也跟其他的宋军一样一战即溃,被倭寇打的落花流水吗?

后来问过才知道,人家戚继光就跟诸葛亮一样,属于“未出茅庐,便知天下大事”的那种。想不知道都不行,因为有人主动给他汇报,而这个人也是给他陆氏腰牌的那个。

当初岳正冕在他家住的那几天,曾经详细的跟他谈起过陆家军的人员装备、战术打法,说的高兴时二人就在戚继光家里的田间地头上,进行了好几次的沙盘推演,直到最后戚继光终于不得不承认,以陆家军的实力,仅凭一个师便可在一场战役级别的战斗中,轻松打垮宋军的三个师,而且还是最精锐的那种。

这样一来他也彻底的释怀了,毕竟大清河一战陆一师轻轻松松就打垮了戚继光的老部队--龙骑兵,这多少让他在感情上很难接受。这下经过与岳正冕的“较量”,他才明白为何战力强悍如龙骑兵,却还是顷刻间便灰飞烟灭、一败涂地。

看来新式武器的出现并不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是简单的提高了杀伤力,更为重要的是随之而来在战法上的改进,谁跟不上谁就会被淘汰,而龙骑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支死抱着往日荣耀的部队,在面对火力更为强大、连续的自动武器时却不知与时俱进,仍是一味的沿用着老式的打法焉有不败之理?

所以“落后就要挨打”不仅仅指的装备上的落后,更重要的是人的思想上的落后,一旦人开始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就会一步退步步退直至从里到外,从精神到身体全面的否定自己。

经过与岳正冕那几天的交谈,戚继光感慨于大宋军队的沉沦,同样也在陆家军的身上看到了希望,这可能就是所谓的“不破不立、革故鼎新”吧,也正是凭着对老友的信任,他才会如此大胆决定放手一搏,与倭寇来上一场硬碰硬的较量,地点就选在济宁。

命令一下大军便火速开拔,仗着临时征调的火车陆家军终于赶在倭寇的第三军之前赶到了济宁。当然这也托赖于前一阵戚继光在这群倭寇后面的一系列“爆菊”行动,把福岛正则搞得爽到飞起,使他不敢放开手脚大举进攻,一直等到真田昌幸的援军赶到,真正“肃清”了后路,才带队匆忙的上了路,直奔济宁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