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想改编 陈兴源出面谈判(1 / 2)

 () 下午,关秋红叫上刘永义、李得田,还有南雄游击队的一些人,大家聚在一起商量起了“赤化南雄”。</p>

虽然只在红军学校学过几天游击战,但是刘永义依然有办法指手划脚,他拿出游击战的课本,再把缴获的南雄地图钉在墙上,一边看课本看地图一边发表“高见”。</p>

“国民党对付游击队的主要方法是‘无人区’,把山里的老百姓迁出来,让游击队饿死在山里,我们可以采用自力更生的方法克服,在山里自己种庄稼,种那些容易种的庄稼,高粱,玉米。”</p>

“不用自力更生,南雄到处是竹子,竹笋可以吃,竹子的嫩芽也可以吃,饿不死的。”</p>

“光吃竹子不好,应当多种多样,这样才能身体健康,才能更好打仗。”</p>

“这里能种高粱吗,这里可是广东,不是山西。”</p>

“能种,我听苏老师过江西能种高粱,江西能种广东就能种。”</p>

“不能种高粱玉米,南雄猴子很多,高粱玉米一成熟,全喂了猴子了。”</p>

“那就……那就种土豆,种红薯,种花生,种那些地下长的东西,那样就不怕猴子了,那样就能多种多样了。”</p>

刘永义的建议最终被采纳了。</p>

刘永义又看了一阵课本和地图,脑子又冒出新建议:养猪养羊为游击队提供肉食,这些猪、羊放到山上,让它们zì yóu采食,需要时再去捕捉。</p>

“这个建议一不好,放到山上就成山猪山羊了,满山乱跑,抓不到的。”</p>

“那就……那就养鱼,我们在有水的地方挖掘池塘,租给百姓养鱼,百姓走了我们自己养,鱼都在池塘里,跑不了的。”</p>

这个建议也被采纳了。</p>

两个建议都被采纳,刘永义非常得意。</p>

商量了二三个时,“赤化南雄”的计划终于写好了:在南雄北面的北山、油山,南面的南山招收青壮村民进行游击战培训,培训结束后,一部分村民组织成游击队,另一部分村民回村组织赤卫队,建立起游击队、赤卫队相配合的游击战体系。</p>

有人找刘永义,苏倩倩,那个被刘永义宣布无罪的科长美女。</p>

“咦,怎么跟着我们?应当马上回家呀。”刘永义很惊奇。</p>

“不跟着你们行吗?刚刚宣布无罪你们就要走,不跟着你们,马上就要被国民党抓住,然后又要坐牢。”</p>

“哦哦,对对对,哈哈哈哈,那就跟着我们,一段时间再走。”</p>

可是苏倩倩不想走,她想留下,参加红军,参加**。</p>

刘永义认为不可能,苏倩倩是大官僚出身,这样的人红军根本不收,可是他架不住苏倩倩的一再央求,还是硬着头皮去找了关秋红,理所当然碰了钉子。</p>

“那么……留一阵怎么样?苏倩倩现在无处可去,一离开就会重新坐牢。”</p>

“留一阵可以,不过心,别让她偷了我们钱,这方面她可是老手。”</p>

“偷不了的,偷不了的,我比她更老手。”</p>

刘永义出来找苏倩倩,了交涉的情况。</p>

“不要灰心,还是有可能加入红军的,你好好表现一下,让关政委觉得你确实跟旧的官僚家庭决裂了,确实跟穷人一条心了,然后就可以加入红军了。”</p>

“好,好,表现,真是奇了怪了,你们这么穷,招人居然还挑三拣四。”</p>

“当然挑三拣四了,不挑三拣四,**岂不成了收垃圾的?**岂不成了垃圾集团?”</p>

“这样挑三拣四,能招到人吗?”</p>

“能,多着呢,我们有美丽的理想,有了这个理想作旗帜,想招多少就招多少,想招多好就招多好。”</p>

刘永义请苏倩倩吃饭喝酒,吃的全是竹笋菜:竹笋炒肉,青椒竹笋,竹笋腊肉,清炒竹笋,等等。</p>

桌上还有一道“生切竹笋”:竹笋洗干净后,切成一块块码在盘里端上来。这道菜是刘永义发明的,刘永义想测试一下自己能不能打游击。</p>

刘永义夹起一块生竹笋吃着。</p>

“嗯,嗯,能吃下去,看来我打游击没有问题。”</p>

“能吃生竹笋就能打游击?就这么简单?”苏倩倩也夹起一块生竹笋吃着。</p>

“差不多,差不多,记得一句话吗?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朱元璋朱洪武为什么能打败元朝当上皇帝?就因为他吃得下‘珍珠翡翠白玉汤’,朱元璋朱洪武就凭着这道‘珍珠翡翠白玉汤’打败元朝得到天下。”</p>

“你也来一碗怎么样?你也学学朱元璋,用一道‘珍珠翡翠白玉汤’打败蒋介石当上皇帝。”</p>

“已经有人了,已经有人了,哈哈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