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钻夹墙 李汉魂逃得性命(2 / 2)

来到水口镇不久,大坪的两个团赶到了,李汉魂手里有了三个团。</p>

李汉魂还想继续战斗打垮红军,一打电话才知道:失去联系的三个时里战局急转直下,张枚新被红军打垮,带着部队逃之夭夭,浈水北岸的其他各团也全被打垮,也在纷纷溃逃之中。</p>

陈章认为大势已去,建议立即撤退保全实力。</p>

李汉魂也认为应当撤退,但却想打垮刘永义再走,险些就做了刘永义的俘虏,这口恶气非出不可。</p>

李汉魂调兵遣将,准备跨过浈水与刘永义大干一场。</p>

陈济棠发来电报:据飞机侦察,红军主力正向水口急进,前锋已经抵达水口,你部形势十分危急,立即撤退,撤向南雄。</p>

看完电报,李汉魂脸sè铁青,好久才从牙缝里迸出两个字,“撤退!”</p>

李汉魂抄起电话,命令正在大部村苦战的部队立即撤退,同时派人去大部桥安放炸药,部队过桥后立即炸桥。</p>

大部村的部队撤了出来,过桥后,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大部桥断成两截坠入河中。</p>

刘永义、关秋红从当面岭下来,进入了李汉魂的指挥部。</p>

刘永义已经知道总指挥是李汉魂,也知道李汉魂逃跑了,他对这个结果非常失望,一路上唉声叹气。</p>

“行了,别叹气了,这个结果不坏,你打败了李汉魂,逼得李汉魂钻了狗洞。”关秋红道。</p>

“可是李汉魂太了,师长而已,打败他没有多少光彩,还是余汉谋好,军长,打败余汉谋很有光彩。”</p>

“你的不对,打败李汉魂才有光彩,余汉谋只是官大而已,本事却不大,李汉魂就不一样了,官不是很大,本事却很大,论本事,他是陈济棠手下第一战将,白军里能进前十。”</p>

“真的?第一、前十?这样很好,这样很有光彩,哈哈哈哈。”刘永义高兴起来。</p>

指挥部里余火未灭,到处是碎木烂砖。</p>

刘永义很关心那架电台,看了之后非常痛心:一根碗口粗的横梁砸中了电台,电台凹下去很多。</p>

“陈济棠的空军混蛋,投弹怎么这么准,把我的大电台炸成这个样子。”刘永义骂骂咧咧,抬腿踢了电台一脚。</p>

“喂,喂,别踢,不定能修好。”关秋红上前道。</p>

“炸成这个样子还能修好?都快变成两台了。”</p>

“没修你怎么知道?也许关键部位没坏呢。”</p>

关秋红叫人移开横梁,心把电台抬出来,还把散落周围的零件一一捡起。</p>

李得田进来了,虽然没抓到李汉魂,但却缴获了李汉魂的手枪、望远镜,他把这些拿出来放在桌子上,手枪是比利时的枪牌,崭新崭新,望远镜是德国的八倍望远镜,跟刘永义的一模一样。</p>

刘永义拿起望远镜和手枪看了一阵,然后殷勤地送给关秋红,顺便发表了一通“高论”。</p>

“关政委,知道你又要上交,上交是可以的,但要讲究方法,立即上交的话,大官很快会忘了这事,忘了你的好;你应当过一阵再上交,先留下来自己用,时不时走到大官面前显摆,让他们知道这是你的,让他们眼红,让他们求你,然后你再上交,那样他们就会记住你,记住你的好。”</p>

“停停停,刘永义,你这是谬论,红军有纪律,一切缴获要归公,忘了?”</p>

“是归公呀,不过归公要讲究方法,我的归公方法好,好多了。”刘永义喋喋不休。</p>

有人进来报告:大部桥已经修好。</p>

刘永义命令李得田率领一营、二营跨过浈水追击李汉魂,“活捉李汉魂”。</p>

三团在战斗中伤亡很大,战死战伤三百余人,刘永义把战死战伤的人集中到大部村,留下一个排照顾,然后率领剩下的人跨过浈江,加入追击李汉魂的行列。</p>

李汉魂带着残兵败将一路狂奔,下午五时逃进了南雄。</p>

李汉魂给陈济棠发报,建议放弃南雄,陈济棠拒绝了,命令李汉魂死守南雄,“丢了南雄,提头来见”。</p>

李汉魂只好死守,他下令全城戒严,然后把城门全部堵死。</p>

还有很多部队逃来南雄,可是城门已被堵死进不了南雄,他们只好越过南雄继续逃窜。</p>

李汉魂清部队,惨了,一万五千人只剩下五千人。</p>

傍晚,三团追到了南雄城下,他们在城下骂娘,要李汉魂出来应战,还不断向城头放枪、放炮。</p>

刘永义洋洋得意,亲自跑到城下骂娘,他举起大喇叭,把大部村战斗添油加醋猛吹了一番。</p>

“红军官兵冲进指挥部的时候,李汉魂李大将军脱了将军服,光着身子从墙根狗洞爬了出去,钻进早就挖好的地道里。</p>

红军官兵发现了地道,他们往地道里灌水,灌大粪,以为把李汉魂李大将军臭死了,于是就走了,没想到李汉魂李大将军本事了得,‘忍臭功’天下第一,居然活了下来。”</p>

刘永义宣布:李汉魂今后应当叫“李狗洞”,或者“李臭臭”。</p>

红军官兵于是“李狗洞”、“李臭臭”叫个不停。</p>

李汉魂七窍生烟,可是又不敢出来应战,只能叫了几十个嗓门大的上城与刘永义对骂,与红军对骂,捞面子。</p>

城上城下热闹无比,你骂过来我骂过去,伴随着阵阵的枪炮声。</p>

水口战斗至此结束,在这场惊心动魂的大战斗中,红军击溃粤军十个团,打死打伤粤军三千余人,但是代价也很高,战死战伤二千余人。</p>

红军虽然打败了粤军,但是缴获不多,俘虏也不多,粤军多是本地人,对周围地形非常熟悉,打败后他们钻进树林,一阵功夫就无影无踪了,追来的红军只能干瞪眼。</p>

水口战斗打成这样,**很不满意,4年后的1932年12月,他在“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中总结了这次战役,“如像水口圩和团村这一类的仗,本来一般算作胜仗,而且还算作大胜仗的,然而我们历来就不欢迎这种胜仗,在某种意义上简直还可以它是败仗。因为没有缴获或缴获不超过消耗,在我们看来是很少意义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