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献诡计 刘致中上书老蒋(1 / 2)

 () 26路军是冯玉祥余部中最强大的一支,一共五万六千人,奉蒋介石命令开赴济宁整编后,人数缩减为四万人,编为两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一个重迫击炮团、一个野榴炮团。</p>

为了进一步削弱分化26路军,南下江西剿共时,蒋介石严令孙连仲:只能带两个步兵师两万七千人南下,骑兵师、重迫击炮团、野榴炮团仍留原地。</p>

宁州兵变后,26路军南下的两个步兵师全部投向**,余下的残部只有驻抚州的一个新兵训练大队、驻宜黄的一个炮兵营、李松昆带回来的侯象麟团、南昌留守处,兵员不到三千人。</p>

孙连仲来到抚州重建26路军,他向蒋介石发电报,请求允许留在北方的骑兵师南下归建,蒋介石答应了。</p>

骑兵师南下来到抚州后,孙连仲将骑兵师的番号取消,他以骑兵师为基础重建了26路军,仍辖两个师:二十五师和二十七师,以李松昆为二十五师师长、高树勋为二十七师师长,重建的26路军驻守在吉水、永丰、乐安、宜黄一带,继续与红军作战,不过由于人数大减、新兵很多,战斗力已大不如前。</p>

刘致中又当回了七十五旅五团团长,不过他这个五团只有区区二百人,一百人是宁州逃出的残兵残将,一百人是刚招来的新兵,区区二百人还全是徒手,一支枪都没有。</p>

刘致中想从老蒋那里弄一些枪来武装自己,他动手写了两篇文章,第一篇描写他在白水镇勇敢战斗大败红军,第二篇描写他在宁州与叛军英勇搏斗身受重伤,第二篇文章还付上了他右腿打着厚厚石膏的照片。</p>

文章写好后,刘致中拿出三千块上下打,让这两篇文章登在了《zhōng yāngrì报》上。</p>

文章发表后,刘致中觉得自己忠诚、勇敢、能干的形象已经印在了南昌行营那帮老爷的脑子里,他跟着向南昌行营发报告,请求行营给自己补充武器、弹药、军服。</p>

刘致中的三千块白花了,南昌行营的老爷们确实被他的文章感动了,不过老爷们感动之余,做出的反应是给勋章而不是给武器,南昌行营下令,给刘致中颁发一枚“忠勇勋章”。</p>

“呸!呸!混蛋!王八蛋!”把“忠勇勋章”拿到手里,刘致中破口大骂。</p>

行营不给武器,刘致中只好自己想办法,他把军官们叫来,叫大家凑钱买枪,他带头出了五百块。</p>

听要自己出钱买枪,军官们不干了,哭起穷来。</p>

“团长,我们家很穷,穷得揭不开锅了。”</p>

“我们家更穷,老婆都不想跟我了,要跟别的男人。”</p>

“胡八道,揭不开锅、老婆要跟别的男人,两个月的军饷呢?你们不会,你们跑到红区把弟兄们的军饷发下去了吧?”刘致中喝斥道。</p>

在刘致中的连哄带骂之下,军官们总算出钱了,一共凑了五千块,刘致中用这笔钱买了一百支枪、一百把大刀,这样,五团的二百人总算摆脱了徒手。</p>

刘骥赶赴漳州后,26路军上下兴奋起来,大官官伸长脖子盼望着,盼望刘骥能把五军团拉回来,让自己重新做上名符其实的旅长团长。</p>

刘骥让大家失望了,在漳州活动一番后,他只带回来了百来个军官,士兵基本没有。</p>

刘致中向回来的军官打听刘永义的情况,军官们告诉他,刘永义在红军混得不错,不仅坐稳了三团的团长,还代理了一阵子的43师师长。</p>

“不错不错,干得真不错。”刘致中很高兴。</p>

高兴归高兴,如何把刘永义手中的三团拉回来呢?刘致中开始盘算,他认为,单靠刘永义的力量不足以拉回三团,必须辅之以外部的强大军事压力。</p>

刘致中写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是写给蒋介石的,报告中,刘致中建议:立即调集重兵向**的zhōng yāng苏区发起进攻。</p>

刘致中认为,刘骥的失败,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在外部辅之以强大的军事压力,如果在外部辅之以强大的军事压力,刘骥本是可以成功的。</p>

刘致中认为,现在是进攻朱毛的最佳时机,理由有两个,第一,刘骥造成的动乱虽已被平定,但五军团内部仍很不稳定,新任命的军官没有威望,控制部队的能力很弱,此时调重兵进攻,五军团内部必然发生动摇,**可以取得里应外合之势;第二,朱毛刚刚打了陈济棠的赣州,陈济棠必然对朱毛怀恨在心,此时邀他共同出兵,陈济棠一定非常卖力,不会像以前那样出工不出力了,**可以得到强大的援助。</p>

“此时出兵,**有很大希望重创甚至全歼朱毛,至少也能瓦解掉新叛的五军团,让五军团重归**。”文章的最后,刘致中这样道。</p>

刘致中把写好的文章拿给孙连仲看,孙连仲非常欣赏。</p>

“写得不错,写得不错,写得很有道理。”孙连仲道。</p>

“总座,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修改?”</p>

“没有了,没有了。”</p>

“那就请总座在上面签字,有了你的名字,蒋主席才会看这份报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