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开会议 中央局决议向东(1 / 2)

 见到关秋红后,刘永义很得意,他把结业证书拿出来,在关秋红面前炫耀。</p>

“关政委,看看,好好看看,看看刘校长如何评价我的?‘思维活跃,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有较高的政治水平和军事水平。’”</p>

“这些评语不是刘校长写的吧?刘校长那么忙,不可能有时间给你们一个一个写评语,这个评语应当是你们的队长写的。”关秋红从刘永义手中接过了结业证书。</p>

“不是队长写的,就是刘校长写的,上头有他的签名。”</p>

“有他的签名怎么了,有他的签名就能证明评语是他写的?”关秋红看着刘永义的结业证,“不过,你的这个评语确实不错,比别人的好一些。”</p>

“岂止好一些?好很多很多,你拿李团长的看看,再拿其他营长连长的看看,哪个的评语有我那么好?”</p>

“行了行了,知道你水平很高,你呀,太骄傲了。”</p>

“我不认为我骄傲,我认为我的表现恰如其分,哈哈哈哈。”</p>

刘永义去军校后不久,三军团把dú lì营中的二百多人调出,拆散后编入三军团,再从三军团抽出两个连,和dú lì营剩下的一百多人合编成一个营。</p>

dú lì营的训练在14rì结束,15rì上午,dú lì营在cāo场上举行了表演,向三团的干部战士汇报训练成果。</p>

三团连以上干部在临时搭起的观礼台上看dú lì营表演,其他干部战士则站在cāo场旁边观看。</p>

刘永义对dú lì营的训练情况表示满意。</p>

“孟营长水平挺高的嘛,这么短的时间就把部队训练得这么好。”</p>

“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这是大家的功劳。”孟营长很谦虚地道。</p>

“关政委最喜欢别人这么话了,谁要不这么话她就板起脸来批评,哈哈哈哈。”</p>

“郑副营长,还有你们几个,到了三军团好好干,你们干好了,我们面上也有光。”刘永义对郑雄夫等人道。</p>

“我们一定好好干。”郑雄夫等人道。</p>

“你们干好了,彭总指挥一定升你们官,他可是大官,很大很大的官,在他手下,你们前途无量,能升到师长军长,我呢?一个官,在我手下……”</p>

“喂!喂!喂!刘永义,什么呢?这就是你的政治水平?”关秋红敲起了桌子。</p>

“哦……对对对,关政委提醒得对,我们干革命是为了让穷人过上好rì子,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哈哈哈哈,老师刚刚教育过的,怎么转眼就忘了。”</p>

刘永义叫人拿来了两支盒子枪。</p>

“孟营长,李连长,我们相识一场,现在你们要回去了,这两支盒子枪送给你们,我们交个朋友。”</p>

“送给我们?”孟营长打开木壳取出了盒子枪,“哦,不是连发的,干嘛不送连发的呢?”</p>

“连发的可不能送,我统共就这么三支,送了就没了,没了我就不能在别人面前显摆了,怎么了?不喜欢?不喜欢我收回去,我送你其它武器,两支汉阳造怎么样?”</p>

“汉阳造?怎么越送越差呀?算了,我还是要盒子枪吧,盒子枪比汉阳造好多了。”</p>

“孟营长算账真jīng,哈哈哈哈,孟营长,这样吧,以后我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再弄几支,弄到了,我送你一支。”</p>

“一言为定。”</p>

“当然,当然,一言为定,哈哈哈哈。”</p>

表演结束后,dú lì营开去了三军团。</p>

董振堂给刘永义打来了电话。</p>

“你给军委的文章军委答复了,军委,你的建议很好,军委打算采纳,军委已经成立了一个部门,准备通过模仿苏联的勋章制度,建立红军的勋章制度。”</p>

“不是我的建议,是我们的建议,董军长先提的,哈哈哈哈,对了,干嘛模仿苏联的?苏联的勋章制度不完善,应当模仿德国rì本的,德国rì本的才完善。”</p>

“德国rì本是帝国主义国家,怎么能模仿他们呢?你呀,政治课白上了。”</p>

“的是,的是,哈哈哈哈,那么,我的‘赣州团’呢?”</p>

“‘赣州团’没戏了,军委,以前的就算了,以后的才授予勋章。”</p>

“以前的就算了?那就是,‘赖村营’也黄了?”</p>

“是呀,不过没事,你再立功就是了,要快立,争取又抢个头名,成为全军第一个得集体勋章和个人勋章的。”</p>

“好,好,再立功,快立。”刘永义颇为不快地放下了电话。</p>

为提高官兵的文化水平,关秋红搞起了一个“识字运动”,她的识字方法很巧妙,把汉语常用的八百个字写成一百多条标语,以连为单位把标语发到每个官兵手中,每个官兵负责记标语上的字,记熟后再相互教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