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七章 盘库(1 / 2)

重生爬坑王 炒米 0 字 2021-11-24

 "你们只管去喝,我不渴!"杨凌一振衣袍,身材笔挺,端的有一种正气的感觉。</p>

"我们也不渴,不是怕县尊口渴吗?"杜子腾讪笑道,做下属的怎么能比上司先享受呢?</p>

永丰仓库内,一只只写着又黑又大的"官"字的一石大斛,搁在一个个粮槽边,每个粮槽边,都立着一个军人,手里拿着毛笔和账簿,杨凌不得不感叹,菊花关这次真的帮了自己的大忙,就这一百来号人,除了是军人以外,也有一丝文化素养,最起码的记账算账还能帮帮手。那些人用一只只的大木锨将粮食铲到斛里,不一会儿,整个仓库里便变得灰尘腾腾,呛得人睁不开眼。</p>

"县尊,这里灰大,我们还是出去等等吧!"马县丞开口道。</p>

"这粮食里的灰可不少啊!"杨凌使劲用手扇着,皱起眉头来,不满地说道。</p>

"没办法,陈粮就是这样,其实习惯以后就好了。"杜子腾尴尬的笑笑道。</p>

"但愿吧。"杨凌眯着眼,抬脚走出来仓库,问道:"杜大人,这库里的粮食,除了春荒放贷之外,还有啥时候会用?"</p>

"还有就是平抑粮价和赈灾放粮了。"杜子腾答道,想了想又说道:"不过咱们溧阳县百姓大部分都比较富足,粮食就算略有些上扬,也不需要动用永丰仓来平抑粮价,而且更关键的是咱们这到处都是良田,出产也多,自己是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p>

"我听说,溧阳这里一年可以做到两熟,是吗?"杨凌继续问道。</p>

"是的,可以种一茬冬麦,再种一茬夏稻,不过虽说可以两熟,但是江南之地习惯吃稻米,小麦其实没什么人种的。"</p>

"放着这么好的条件,为什么不种两季粮食呢。"杨凌很是奇怪,按说古代农业水准较低,粮食出产并不高,更应该多种些粮食才是。</p>

这时候马县丞走上前去答道:"大人有所不知,首先是地的肥力种了几年就会衰退,需要养上几年,所以百姓并不愿过度种植,让这些地可以轮着养一养。"</p>

"把这些地空着,可真是浪费啊。"杨凌感叹道,不过他却犯了一个错误,古代没有化肥,养地积蓄肥力那是必须的。</p>

"也不会,咱们江南之地家家户户都还养蚕的。"马县丞继续解释道:"可以种一些桑麻,并不会有多大的浪费。"</p>

这样啊..."杨凌点点头,就在这时候,一个浑身灰土的人形物体跑了出来,一边咳嗽还一边骂道:"太缺德了,往米里头掺沙土也就罢了,还掺石灰!大人你快看看吧,也不知道这粮食是怎么保存的。"</p>

"那是为了防潮防虫的。"杜子腾忙解释道,又赶紧回头叫道:"快拿菜油来。"</p>

杨凌想不到的是,粮仓里竟然会常备菜油,一个老斗级&mdash;&mdash;也就是仓吏里的役夫很快端了盆菜油过来,等那人把脸洗出来,郝然是这些人的队率,跟杨凌那是老相识了,一起去过辽国,他朝着王贤呲牙道:"大人,这里面的粮食能不能对上数还两说。不过你还是先看看这些粮食吧。"说着将一个大瓢端到杨凌面前。</p>

这一库的粮食都是不带壳的粳米,按说就算是陈米,也应该只是带着一些淡黄色,但杨凌却见这瓢里杂七杂八的成分多的实在有些过分了,不禁放下脸色,问道:"杜大人,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粮食了会有石灰吗?"</p>

"这个石灰都是用来防潮的,咱们这雨水有些多,还有黄梅季节,防潮真的太重要了。"杜子腾想了一会,终于扯出了这一条理由。</p>

"难道你就不怕把这些粮食都烧坏。"杨凌不悦道,真当老子是傻子呢,石灰防潮是不假,但是顶多就是在地上铺上一层,然后再铺稻草什么的,哪个人会把石灰和稻米合在一起防潮?</p>

"筛一下!"杨凌面无表情的看了一眼杜子腾,见这死胖子的脸色有些发白了。立刻有人拿来一个筛子,将一斗米细细地筛了一遍,当簸箕里只剩下大米时,地下的大粗布上,已经落满了了稻壳、枯草、土、还有石灰灰块...再把米一量,原本一斗米,已经剩下不到七升了。</p>

杨凌从簸箕里抓起一把深黄色的大米,嗅到了浓重的霉味,他冷冷地看了一眼杜子腾道:"这米也太陈了吧?还能吃吗?"</p>

"呵呵..."杜子腾哆嗦着肥厚的腮帮子,不停擦汗道:"能吃的,就是陈了一点,大人你也知道的,这么多个库,近万石粮食,难免有疏漏。但是我敢保证,这些粮食绝对能吃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