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章 银行(一)(2 / 2)

重生爬坑王 炒米 0 字 2021-11-24

其实促成杨凌下定这个决心的,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商业很繁荣,本朝不禁土地兼并,这使得大量的土地往少数人的手上转移,没有了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对于金钱的渴望,使得很多人将目光转向了工商业。用书面语言来说,就是现在差不多已经有了资本主义的萌芽。</p>

提到罗斯柴尔德这个名字,大多数中国人的第一反应就是那贵到令人发指的拉菲红酒,但是大多数人却不清楚,这个名字对于整个欧洲的影响力,十九世纪的时候,差不多整个欧洲都要向这个家族借钱。</p>

杨凌当然没有这么大的野心,由于时空不一样,杨凌自然不用担心蝴蝶效应,他所要做的,就是将一些概念吹进人们的心里,对于金钱的渴望是人天生的共性。虽说这是一把双刃剑,杨凌要用这把双刃剑斩开一些障碍,而不至于让人被困在一个牢笼里,终身不得解脱。利益的刺激,会让人在社会活动中留下各种积极的身影,杨凌相信有一天,当事情有了一个质变的时候,再也没有人可以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肆意践踏了。</p>

看过香港黑帮片的人,差不多都知道一个词,叫做九出十三归,说的就是高利贷,意思是假如要借钱给别人,顶多只能给别人百分之九十的钱,但是归还的时候,却要还百分之一百三,一进一出,可以赚取四成的利润。这个时代的高利贷也遵循着这样一个原则,当然现在也不叫高利贷,而是叫做长生钱,或者驴打滚。土地兼并,有很大的一部分推手,就是高利贷。</p>

当杨凌关于银行的计划书通过菊花关的手,交到皇帝和沈老头手上的时候,两个天底下最有实权的人,却不禁皱起了眉,对视了一眼,良久沈老头才建议道:"陛下,不如将杨凌召进宫来问个仔细吧,毕竟他最有发言权。"</p>

对于自己被召进宫,杨凌已经有了心理准备,杨凌甚至觉得,如果自己做好了这件事,自己这辈子也没算是白活了。</p>

"杨凌,关于这个银行的事情,你还是仔细说说吧,毕竟你写得再好,也不如讲解一遍,容易让朕明白。"皇帝开口说道。</p>

"是!"杨凌难得认真了一次,先是从沈老头手上拿过茶碗,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这才从怀里掏出一枚铜钱,问道:"陛下,我想请问一个问题,我手上拿着的是什么?"</p>

皇帝有些不高兴,这摆明了是侮辱他的智商啊,不过想着杨凌估计也不可能戏弄自己,还是回道:"这自然是一枚铜钱。"</p>

"陛下回答得对,但是也不对!"杨凌不等沈老头发怒,继续说道:"说陛下回答得对,是因为这的确是一枚铜钱,它具有购买力,我可以拿着它在外面街上买上一个馒头。说陛下不对,那是因为这枚铜钱,原来一直被我放在库房里,我就是看着,那么它就不能称为钱。"</p>

"钱最早来源于贝壳,上古时代,有人拿着两个鸡蛋可以换一匹布,再有人拿着两匹布可以换上一头羊,但是拿着四个鸡蛋却不能换到一头羊。那个时候的交易是一种自发但是混乱的行为,随着历史前进,于是人们迫切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来衡量货物本身的价值,于是贝壳这种美丽所有人都愿意收集的宝贵东西就成了一种交换物,所有东西都被衡量成需要多少个贝壳,这样货物的定价都出来了。再然后,又出现了铁币、布币等等一系列钱币。其实在我看来,一个货币必须具有最基本的两个特征,第一就是信用,我手上的铜钱为什么能称为钱,因为它是铜铸造的,这是一种稀有的金属,开采不易,所以人们为认为它宝贵,可以用来衡量货物的价值,如果信用到了,哪怕一张纸,依旧能当作钱用;第二就是流通,如果一个钱只是放在自己手里看,而不去买东西,那么它就起不到衡量货物价值的作用,自然也不能称为钱了。"</p>

皇帝和沈老头认真听着杨凌的话语,虽然对杨凌时不时蹦出的一些新鲜词汇不是很理解。</p>

杨凌接着说道:"陛下每天都在为钱粮烦恼,治国需要钱,打仗需要钱,但是钱依然不够用。但是陛下为什么没有想过,要去借呢?"</p>

杨凌话音刚落,沈老头立刻斥责道:"你让陛下去借钱,这成何体统?朝廷的脸面还要不要了?"</p>

"借了钱不还,那才是不要脸,如果你能还,这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有什么人会说三道四的?"杨凌立刻驳斥道:"那些地主老财们,将他们赚到的钱,都挖个地窖埋了起来,根据我上面所说的原则,那么那些钱就不能称为钱了,为什么不能借过来用一用呢?"</p>

沈老头指着杨凌的计划书说道:"在你的计划里,这些钱不仅要还,还要搭上利息。"</p>

"这个自然,要不然人家凭什么借钱给你啊?"</p>

"可是你有没有想过,要是天下的人都将钱存进银行里,光每年的利息都多大的一笔开支?"</p>

"首先,别人的钱存进来,不是用来看的,我是要花的,我可以把这些钱用更高的利息再转借给别人,或者做生意,自然有利润来交付这些利息;其次,那些地主老财见原本放着不动的钱,居然能够钱生钱,那么他们会愿意继续存这一笔钱,钱在银行里不动,我甚至可以拿这笔钱,来付他们利息。"(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