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庸礼(二章合一)(1 / 2)

圣仙王途 神降之年 0 字 2021-11-17

 “什么,你说那个贱民是那个发明炼丹之术的吕杨?”瑞阳殿下杨瑞拍案而起,一脸震惊地看着身边的内官。</p>

“没有弄错吧?”杨瑞冷冷道。</p>

“殿下,老奴已经派人去打听了,绝没有弄错,那人正是那姓吕的,他现在可是神都炙手可热的人物,而且他还是翰林院侍讲,皇朝一等子爵,圣上在宫里可是隔三差五便打听他的消息,还有寿阳殿下,听说,听说……”内官开始结结巴巴起来。</p>

杨瑞下大怒:“听说什么,给我讲!”</p>

那内官赶紧跪下,战战兢兢道:“听说寿阳殿下已经就这件事报呈陛下,陛下龙颜大怒!”</p>

“什么?寿阳,你安敢如此?!”杨瑞再度勃然大怒,一脚踹翻了书案。</p>

“殿下息怒,殿下息怒,那姓吕的如今可是九州上下都在关注的殿比儒生,听说他会参加全六艺殿比,这可是了不得的事情,现在圣上更是无时无刻不在关注,咱们不好下手……”内官连忙劝道。</p>

“不好下手?”杨瑞猛地抽中君子剑,一剑刺入那内官的胸膛,顿时鲜血迸射出来,洒了瑞阳殿下一脸。可怜忠心耿耿的内官瞪大了眼睛,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殿下,你好毒……”</p>

内官嘴角溢血,脖子一歪死不瞑目。杨瑞露出凶残的表情,冷笑道:“没有用的东西,不能为本殿分忧,养你们何用?”</p>

就在这时,一个仆人匆匆跑进来,看到地上的尸体,只是微微迟疑一下,似乎已经见怪不怪,说道:“殿下,圣旨到,公公已经在外边等候了!”</p>

“圣旨?”杨瑞露出古怪之色,道:“先把这没用的狗奴才尸体拖下去,不许埋了,要喂狗!”</p>

“是是是……”仆人战战兢兢,不敢违背,赶紧将内官的尸体拖下去,又命人前来清理地面的血迹。</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杨瑞行止不端,罚禁足瑞阳殿半年,钦此!”宫里的内官手持圣旨,朗声念着,杨瑞脸色铁青,恭恭敬敬接过了圣旨。</p>

内官看了杨瑞一眼,微笑道:“殿下,您可要好自为之呐,今天陛下可是雷霆大怒,若是殿下再有什么惹怒陛下的举动,只怕到时候就不是禁足这么简单了!”</p>

“多谢公公提醒!”杨瑞招手,下人们立刻拿了一叠银票上来,恭恭敬敬呈到了内官的面前。</p>

“好说好说。”内官眯着眼睛微笑着,接过银票,转眼间放进了袖中,“若是殿下没有什么吩咐,老奴便回宫复命了!”</p>

“请!”杨瑞将内官送出瑞阳殿,转身之后,一张年轻还带着一些青涩的脸孔变得狰狞起来,“寿阳,你这贱人,还有吕杨……不让本殿称心,嘿嘿,等着吧,不要让本殿抓到你们的把柄,否则定要你们万劫不复!”</p>

……</p>

吕杨接到瑞阳殿下被禁足的消息,松了口气,心想这一段时间应该没什么事了,等到殿比结束,吕杨便会返回荒州,到时候天高皇帝远,在书院之中谁也奈何不了自己。</p>

话说十五到来,第一场六艺殿比开始,先行考校的还是礼艺大比,比试的场所是太书院春秋阁大堂。</p>

春秋阁大堂已经被暂时清理出来,非常开阔,大堂中央只安排了二十七张书案,二十七名儒生鱼贯而入,按照书案上的名字对号入座。</p>

九州六艺殿比,一向只有二十七人,这二十七人,均是九州选拔出来的精英,注定是皇朝的未来顶梁柱。</p>

历史证明,朝堂之上所有身穿朱紫的官员,以前九成九都是六艺殿比出身的,这就说明一个道理,非睿智之人难以入朝堂。</p>

礼艺殿比是六艺殿比的首比,具有非凡的意义。等到二十七位儒生进入大堂坐好,大堂四周的回廊上,陆陆续续进来不少朝堂官员,各大王公贵族也都联袂而来。</p>

“圣上来了!”也不知道是谁说了这么一句,整个大堂四周都骚动起来,就连正在大堂中准备的儒生也都议论纷纷。</p>

吕杨抬头看去,只见骚动迅速平息下来,但是却看不见皇帝的身影,估计是到了春秋阁的二楼。</p>

“好了,肃静,肃静!”主持殿比的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宗师,他将手中的致知尺往书案上拍了三下,参加殿比的儒生这才安定下来。</p>

吕杨看到,每一个殿比的儒生都显得神采奕奕,似乎皇帝的驾临,更让他们兴奋不已。</p>

“燃高香,礼艺殿比开始!”老宗师扬声说着,略带苍老的声音传遍整个春秋阁。春秋阁外,数以千计的儒生和儒师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将整个春秋阁前面的道路和草坪都占满,一些仆人繁忙地小跑着,互通着消息。</p>

“开始了,开始了!”春秋阁外,一共设有二十九个书案,每个书案前也坐着二十七名院职者,清一色的秀才,他们的书案前也都准备着一支干净的狼毫笔。</p>

一名秀才转头对旁边的同行笑道:“我等虽然是秀才,但是能够为才华出众的学弟学妹们出一份绵薄之力也是应该!”</p>

“听说这一次六艺殿比天才辈出,最有希望夺冠的王冲和吕杨!”</p>

“嗯,这两人声名最盛,为天授之才!”</p>

“王冲三岁习礼,四岁习乐,五岁六艺俱全,十二岁著书《怀仁》,文惊天下,如今年方十四,可谓少年才气!而那位吕杨,年十七,一飞冲天,一鸣惊人,前做风花雪月集,诸章回体小说,现又著《丹道》,惠及天下,人人钻研,为不世之天才!”</p>

“还真是相当期待,也不知道这两位天才随能夺得乐艺殿比之桂冠?”</p>

……</p>

春秋阁外议论不止,春秋阁内,旁观的儒师、贵人们也都小声的议论着。二十七名儒生早已经从书案上拿起狼毫笔,文气灌注之下,狼毫笔透出淡淡的光华来。</p>

大多数儒生的浩然正气都是乳白色的,十分浓郁,但是吕杨的五皇浩然气虽然是白色,但是却透着五色光芒。</p>

吕杨打量了其他二十六位儒生,竟然有五名是女子之身,只是她们都做男子打扮,若是不仔细瞧便瞧不出来。</p>

还有几名秀生,年纪在十二三岁到十五岁之间,乳臭味干,看去颇为惹眼。吕杨心里叹息一声,终于明白什么是天才了。</p>

天才估计真是天授之才,不拘年龄之限制,多有少年成名者。吕杨自身的情况自己知道,若不是有两世见知,估计他还在吕丘县放牛打猎。原本十几岁还是少年懵懂的年纪,但是偏偏神都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十几岁的天才已经智慧超卓。</p>

那名声赫赫的王冲身穿一件紫色儒衣,面容俊秀,虽然还有几个稚气,但是剑眉星目,显得儒雅风流之中又带几分英气。</p>

那王冲转头看了吕杨一眼,目光如漆,脸上看不出任何悲喜之色,似乎这人已经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p>

无论怎么看,吕杨都比不上那王冲,年龄、面貌、家世,还有前途,听说这位王冲,是琅琊王氏的嫡子嫡孙,如今已经是太子的侍读,将来若是太子继位,则前途无量。</p>

吕杨如今已经十七,差了好大的年岁,而修业则处在同一个水平,因此,吕杨没有一丝优越感。</p>

摇摇头,将无聊的情愫挥之脑外,凝神一会,开始缓缓在书案上书写开来,也不用纸张,直接以案台作纸,浩然正气为墨。</p>

“庸礼”</p>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p>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p>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p>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