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名满扬州(三)(2 / 2)

“吴长春公子,你把这首诗大声地读一次给他们听听。”杨晓枫转过身对吴长春朗声道。</p>

自比完赛之后,吴长春两兄弟就没离开过,只是刚才他们见姑姑在身边,不敢说话而已,现在吴长春一听,马上接过纸,朗声道:“花开菊白桂争妍,好景留人宜晚天。霞落潭中波漾影,纱笼树色月笼烟。”</p>

杨晓枫微微点点头,再对吴长青接着道:“吴长青公子,你再把这首诗倒读一次。”</p>

吴长青虽然不明白杨大哥为什么这么做,但还是朗声道:“烟笼月色树笼纱,影漾波中潭落霞。天晚宜人留景好,妍争桂白菊开花。”</p>

众人一听,这才明白过来,原来杨二写的这首诗就是一首地地道道的回文诗。</p>

婉儿秀眉微微一蹙,她心中嘀咕着道,这首诗虽然是一首回文诗,诗中的意境也是相当好,但若是单单凭这一点,就想把他们压下去,还说给他们半年时间去想,这好像也太大口气了一点。</p>

朱旭阳和刘一飞两个听完吴长青饮完之后,脸上神色顿时变成猪肝色,也怪自己太粗心了一点,居然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吟的是一首回文诗,自己一不小心就着了道,在大庭广众之下闹了一个大花脸。</p>

宋斯也是心中感叹,论起作诗,自己还真不是这个杨二的对手,能够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就写出这样的一首回文诗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虽然自翔为扬州第一才子,但还没有这等本事。</p>

虽然他心中叹服,口中却是不认,哆嗦着道:“杨,杨二,你这首回文诗虽然作得奇妙,但只要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一定可以写出一首回文诗出来,意境也不一定不你的这首要差。”</p>

不过他的这话无论怎么听,都是有点给自己壮胆的嫌疑,给他们一点时间,那岂不是说,他现在作不出来吗?</p>

杨晓枫呵呵一笑,冷冷道:“是吗?”</p>

杨晓枫没有理会他们四个,而是转过身对吴长春道:“吴长春公子,你把这首诗的每一句前面都删了前面的两个字,再读一次给他们听听。”</p>

</p>

吴长春顿时眉飞色舞,把这诗拿了过来,大声读道:“菊白桂争妍,留人宜晚天。潭中波漾影,树色月笼烟。”</p>

婉儿他们一听,顿时大惊,青岚更是娇声急道:“啊,杨二,你,你是怎么想到的,你,你太厉害了。”</p>

杨晓枫呵呵一笑,坏坏道:“我最厉害的地方你还没有见识过呢。”</p>

这首诗每一句都删掉了前面两个字之后,这首诗的意境一点都没改、一点都没变,描写的依然是扬州长春湖畔黄昏的景色,同样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句。</p>

听了吴长春这么吟完,宋斯悠悠一叹,默然不语,这首诗也太神奇一点了吧,不要你说给他们半年时间,就算是给他们一年时间,他们也是做不出这样的一首诗出来。</p>

杨晓枫笑眯眯地瞥了他们四个一眼,幽幽道:“怎么样,服了没有?还要我再告诉你,这首诗的其他读法吗?”</p>

杨晓枫根本不给他们丝毫反应,而是骚骚地对着吴长青道:“吴长青公子,你再把这诗第五和第六个字去掉,再读一次给他们听听。</p>

吴长青哈哈大笑接过那诗,朗声读道:“花开菊白妍,好景留人宜。 霞落潭中影,纱笼树色烟。”</p>

杨晓枫哈哈大笑,道:“怎么样,还要我再告诉你它的其他读法吗?”</p>

杨晓枫现在的模样相当得意,不过这个时候他不得意还有谁得意,同样的一首诗,不管顺读倒吟,减字跳句,都可以演绎成诗,意境都是一样的那么美丽,把长春湖畔的景色描写得非常好。</p>

也难怪这厮能够夸这样的大口,说让他们安定书院的四大才子想一年的时间也作不出这样的一首诗出来。</p>

不要说他们几个,就算是当朝第一大学士何武何大人也不一定能够写出一首这样奇妙的诗句出来。</p>

盼盼姑娘虽然对于这些诗词不是很在行,但她和青岚两个是闺中好友,对于这些还是了解一点的,她急急上前抓住杨大哥的大手,俏脸一红,道:“杨大哥,你真厉害!”</p>

杨晓枫嘿嘿一笑,假装不在意地把她的小手握紧了,轻轻摩擦了几下,骚骚道:“我说盼盼啊,说话不要这么直接嘛,我刚才都和青岚说了,我最厉害的地方你们还不知道呢。”(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