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福祸相依(2 / 2)

说崇拜,也许袁绍都不一定有让朱灵怀有这样的心情,而对董卓,却是实实在在的存在。诸侯联盟,百万大军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能阻挡的下的,天下诸侯群聚,天下之英才自然也是群聚在了一起,可就是面对着这样巨大的一个压力,董卓不仅凭借着自身的实力硬生生将诸侯联盟的百万大军阻挡在虎牢关外,最终竟然还将这百万之众打的溃败而逃,这对天下间如同朱灵一样的武将来说就是一个奇迹,而对螓首创造出了这个奇迹的董卓,他们不少人就起了尊崇之心。</p>

弱肉强食,强者为尊,这简短的八个字虽然残酷,却也是如今这个时代乃至之后近两千年中不变的法则,也正是朱灵的这种心思在,在需要面对抉择的时候,朱灵没有丝毫犹豫的就做出了选择。</p>

夏日的天总是亮的很早,只是有了昨天半夜里的突然遭袭,天已昏昏亮的时候整个营地都还仍旧一副安静的模样,一直到日头升上半空,整个营地才总算喧闹了起来,董卓刚刚懒散散的从营帐中走了出来,就正好见到轲比能带着人赶来,稍一整理后,两人当即合兵一处直奔榆林城下而去,只是等他们赶到的时候,却被眼前所看到的情景给惊住了。</p>

原来,鲜卑人营地遭袭,冲天的火光连绵纵横,处在高处的榆林城中的匈奴人又怎么会没有发觉,被叫醒的刘豹再与许攸碰面后,两人只是一嘀咕,又哪里不明白这很有可能是之前派遣出去的匈奴人动手了。</p>

正所谓“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大笑着高兴而去的两人在痛快的睡了一个回笼觉后,一大早醒来却愕然发现,城墙下三千多具尸体正一排排整齐的被摆在了起来,前方正中的地方,是三千多个匈奴人的头颅摆放而成的“京观”,这怎么能不让城中的匈奴人感到心惊胆寒?</p>

因为机密,榆林城中的匈奴人很少有知道有一支队伍被刘豹悄然派遣出去了,而知道内情的人大都是匈奴军中的大将亦或是较大一些部落之中的头领,而作为“贵族”的他们自然有着特权存在,起码睡个懒觉什么的就没有人敢出声多嘴,也是因为此,知道内情的人没有人在城头,而在城头的人有丝毫不知道内情,当这三千多具尸首外加上一座“京观”摆放在城下的时候,对匈奴人的冲击之大可想而知,几乎是就几个呼吸的功夫,城头上的辅兵最先崩溃了起了。</p>

不是所有人都不惧死亡的!有着刘豹之前的惨败在,匈奴人在面对鲜卑人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惊惧莫名,再加上现在眼前的场景,只不过是辅兵的他们又怎么能忍受的住这种折磨?不单是他们,即便是那些个经历过战争的精锐士卒,他们心中又何曾不是惶惶难安?而等到刘豹被唤起来的时候,消息已经止不住的传遍了整座城池。</p>

“撤退吧单于,兵无战心,将无战意,如之奈何?”看着城下不远处摆放的“盛宴”,许攸只觉得心头抽搐,索性他们之间的距离甚远,血腥对许攸所造成的冲击不是太大,而且能够跟在袁绍身边并占据下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人的又岂是无能之辈,这点心里承受能力他还是有的,只是开口之间,口中却不由的叹息出声。</p>

“我不甘啊!”凄厉的哀嚎一声,刘豹的脸色瞬间变得潮红起来,片刻后哇的一口心血喷了出来。</p>

谁又甘心?想他许攸才刚刚施展了身手,夸口出去的大话此时就好像变幻成了巴掌,一下一下狠狠的抽回在了脸上,可是即便这样又如何?如今城中的匈奴人已经濒临崩溃的边缘了,稍有动静,只怕就是一场大败,既然这样,还不如主动撤出的好,起码主动权还能在自己手中。</p>

其实许攸也知道撤退不是件好事,可是此时的他又做不出什么力挽狂澜之事,而自己这边却刚刚才突袭了对手的营地,不管成没成功,以鲜卑人的性子,又岂会轻易的就此揭过?更何况还有着一个唯恐天下不乱的董卓,几乎不用想他也知道,接下来他们所要面对的,必然会是疯狂的进攻,而以现在匈奴人的状况,很明显根本就抵挡不下来。</p>

榆林城头,一杆白旗不知何时飘在了其上,每个汝墙的口处,都会有着一身的甲胄被支撑着立在那里,而人影却不见一个,这种情况,董卓在看到后又怎么能淡定的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