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城中变故(2 / 2)

“是啊,他们这根本就是不拿我们当人看,欺人太甚,左右是个死,不如索性反了,杀出去,或可得活……”一句句的叫喊声都直入众人的心底,挑动着所有人的神经。</p>

“反了,杀出一条活路来。”奔回军营,刚刚被杀了措手不及的众人纷纷操起了家伙,有人羞愤,有人悲哀,有人准备拼死一搏。</p>

谁能想到,之前他们不过是想要离开梓潼返回成都的,哪料到眨眼的功夫,事情竟然一发不可收拾到这种地步。</p>

七千多人,七千多陷入到绝地的人,情绪激动的他们被稍一蛊惑就会暴起,根本没有选择。</p>

“杀!”喊杀声,不知何时从什么地方叫了起来,被逼上绝路的众人当即紧随而起,瞬间的功夫,喊杀声已然连成一片。</p>

人群中,原本之前最为活跃的几人再又凑到了一起,只是此时,早先最开始时十余人的数目,此时却只剩下了四个人,另外的几人在之前那屠杀之时,已然永远的倒了下去。</p>

这些人不是别人,正是早先贾诩就排在城中的影卫,拼杀或许他们不行,可是打探消息或是蛊惑人心,他们绝对是行家,而在城中流传了数天时间的流言,也正是出自他们的手笔。</p>

城中的事情发展成现在的模样,就连他们心中都暗暗惊奇,看着拿着兵器已经拼杀到一处的人群,四人低语几声后,一人猛然倒躺向地上,另外三人则分成三支,向着三个不同的方向摸了过去。</p>

当天晚上,当董卓一行人开始在梓潼不远的地方安营扎寨的时候,城中的战火终究被扑灭了下去,只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七千多人叛乱,对手中只有两万人的刘瑁来说,已经是天大的事情了,乱是平了下去,可是他麾下的士卒,却也有将近四分之一的数量当场战死。</p>

顾不得肉疼,刘瑁在清醒了过来后,便开始下令让众人打扫战场,忙碌的他们根本就不知道,就在他们这边战斗接近尾声的时候,董卓的大军已悄然摸到了他们的眼皮子底下。</p>

同样,赶了几天路的董卓,此时也正为了如何能够诱敌出城而苦恼着,对城中的事情却是丝毫未知。</p>

“算算时间,城中就快该有消息传递出来了,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只有知道刘瑁此时的状态如何,诩才好对症用兵。”看着董卓满脸不甘的神色,贾诩仍旧丝毫不为所动,不过还是张口为董卓解说了一下。</p>

其实贾诩也明白,董卓的抱怨与不甘,更多的还是来自这几天赶路遭的罪,身为主公的,说出去的话就该如泼出去的水,自己第一次邀请之后被其拒绝,董卓心中肯定在等着自己再次出声邀请,可是却偏偏,后面赶路的几天时间里自己对此绝口不提,身为主公的他自然拉不下面子就这么爬上马车,有点怨气也是正常。</p>

“好吧,有文和在,些许小事自然不用我劳心,仲康,将我令箭拿来。”眼珠子咕噜噜的转动几下后,董卓忽然间有了主意,当即转身对许褚大声叫道。</p>

“主公。”片刻的功夫,许褚探身进入马车,蒲扇大的巴掌前伸,一支纯金铸造的令箭跃然而现。</p>

董卓没有多说什么,伸手将令箭拿在手中,摩挲两下后忽然看向贾诩又道:“文和,本相令箭再次,见此令箭如见本相本人,文和大才,区区诱敌之策自然是手到擒来,从现在开始,这令箭就暂时保存在你那里,待梓潼之战过后再还给我。”一面说着,董卓一面将令箭塞到贾诩手中。</p>

“主公,军中主将乃是主公,这令箭诩拿在手中怕是不妥,此物还是由主公保管最为妥当。”难得的,贾诩睁开了眼皮,脸上带起了一抹无奈,对董卓的这种做法,他是真的感到无语了。</p>

“无妨,从现在开始,军中一切事情皆由文和做主。”一边说着,董卓一边摇晃着脑袋,满脸上笑意堆挤,颇有些洋洋自得,话一说完,董卓当即便起身走下马车,就立于马车车辕处长长伸了个懒腰,一句气死人不偿命的话脱口而出:“哇,无事一身轻,明天正好可好好睡上一觉了……”(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