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德阳(1 / 2)

 “没关系,你的心意,我一定告诉我娘。”见人面兽这般伤心,白儿赶紧安慰道,“你的伤势不轻,我的法术只是一时救急,你现在快点去找个地方去修养吧,暂时哪也不要去了。”

“龙精石都丢了,我还能去哪?”听了白儿的安慰,人面兽似乎好多了,却依然垂头丧气,两个爪子合拢拱了拱,“……小妖告退了。”然后耷拉着脑袋,没精打采地走了,在雪地上留下了长长的脚印,看背影竟显得有些凄凉。

“那龙精石就算再宝贵,也不可能比它能够死里逃生来得有价值,为什么它看起来还是那么悲伤?”紫萱百思不得其解。

“那是因为你不是妖,不能理解妖的情感。”辛夷瞥了紫萱一眼,淡淡道,“人类那么自私自利,冷漠卑鄙,作为创造出他们的女娲之后人,你又怎么会明白妖的忠诚?”

“你说得太偏激了,人类之中,从来也不会缺少忠诚……”紫萱争辩道。

“是吗?”辛夷轻蔑地嗤笑出声,“我们妖纵然历时千万年,世世代代都忠于创造出我们的神农陛下还有他的后人,无论成仙的还是得道的,不管是善的还是恶的,没有背叛者,哪怕一个都没有!……那么,你现在敢说自己还能号令几个人类?甚至于……还有多少人会敬仰女娲?”

“那是不一样的。”紫萱摇头道,“你分明是怀有偏见。”

“不是偏见,这是事实。”辛夷秀眉微扬,目若寒星。

“这种话题,争论上千年也不会有结果。”莫言插口道,“时候已经不早了,我们快点出,早点到德阳后还有事要做的。”

“那个小镇,应该就是德阳了吧,都已经能看见了。”爬在一块大石上,白儿正对着山下探头探脑。

德阳却不是众人原本以为的繁华城镇,相反的,这个地方房屋陈旧,破墙断亘屡屡可见,屋门大多都紧闭着,街道上也冷冷清清罕有行人,纵然遇到一两个,也是神色匆匆,对莫言等人看都不看一眼,整个小城都好象笼罩在一种难言的寂静中,了无生气。

一路上,偶尔遇到路边的人,众人去打探消息,结果换到的不是白眼便是一肚子的无奈。

“老道士?什么老道士?这里能有什么道士,去别的地方找吧。”最后遇到的一个老婆婆怀疑地看了看莫言,又看了看一旁的三女,就仿佛在审视着闯了自己家里的偷儿,扬长而去。

“这里的人……恩,看来不怎么好客。”回过头,莫言耸了耸肩。

“霹雳堂就坐落此地,以他们在江湖上的名声……这里的情况便可以理解。”紫萱轻咬贝齿,苦恼道,“一点消息打探不出来的话,又该怎么办?”

“这里的居民对陌生人很有戒心,我们四人一行不便,不如四散各自去打探,一个时辰后大家再回到这里。”莫言提议道。

“好主意!……我先去了。”白儿眼睛一亮,不待莫言说完,一溜烟就走,莫言抬手想拦,却看到白儿已经跑得没影了。

“我四处看看。”辛夷简单道,身体一晃,直接原地消失。

“一个比一个急,这两个孩子,看来是闷坏了,可别惹事才好。”莫言无奈摇头。

“由着她们去吧,不会有事的。”紫萱上前拂去了莫言肩上的一片树叶,抿嘴笑道。

告别了众人,白儿蹦蹦跳跳地走上了一条小道,兴冲冲地四处闲逛,从东逛到西,又从南看到北,不知不觉地大半个时辰过去了,白儿有些走疲倦了,兴致稍减,这才猛然想起打探消息这件事。

“不行啊,快到集合的时间了,我若是空手而归,岂不是让他们笑话?……干脆随便找个人,胡乱问点什么回去交差。”白儿心中思忖着,振奋了一下精神,开始打量左右两旁。

可惜,似乎走上了偏僻的小路上,路边空荡荡的一个人影都没有,倒是有一条身上秃了一半的老狗趴在一边的树阴下,正瞅着白儿看,尾巴摇晃地很欢快,吐着舌头,咧着嘴眦着牙,看那样子,活脱脱象是在嘲笑白儿一般。

这般光景,白儿只觉得好气又好笑,童心一起,索性走上前去,挠了挠老狗的下巴,笑骂道:“你这畜生,倒是悠闲得很啊,却不知道他日便要化做锅中之物,竟还来笑我?”

那老狗自然不会管白儿在说什么,只觉得下巴被挠得舒坦,耳朵软耷下来,眼睛眯起,这样一来,瞧起来却是更像是在笑了。

“还笑……再笑的话,不用等他日,我今天便把你炖了果腹。”白儿恶狠狠道。

一阵微风吹过,那懒洋洋的老狗猛得睁开眼睛,跳了起来,惊慌地看了看白儿,又看了看四周,然后转过身一溜小跑就不见了。

“我只是开玩笑而已……而且这畜生难道还能听懂?”白儿愣了半天,心中纳闷。

这时,白儿听见不远处传来隐隐的声响,听声音好象是女子“嘤嘤”的哭声。

“这是谁啊,大白天的在外面哭,一定碰到了非常伤心的事情。”白儿心想着,信步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而走,转过小道来到了一个屋子前面。

门前花坛上开着一枝鲜红的海棠花,有一个妇人正倚在门旁,用丝帕捂着脸痛哭流涕。

海棠花开得很是娇艳美丽,白儿多看了几眼,才问那妇人:“这位姐姐,你为什么在这里哭啊?我有什么可以帮你的吗?”

“小姑娘,你真是好心……”那妇人哭声稍歇,放下丝帕,泪眼朦胧地望了白儿一眼,再度掩面,“可是你帮不了我的……呜呜呜……”哭得很是伤心。

“你说说看嘛,别看我这样,我本事可是很大的。”见妇人那样哭,白儿心中不禁有些不忍,兼之好奇心起,便催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