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创业2(1 / 2)

 徐浩然学电子的,开电器厂是学以致用,所以成功的几率就更高。

而在1986年的时候,国内的电器厂一般都是国营的,个体的很少。

为了提升的更快,也为了少麻烦,他同时和南方一家镇办企业合作。

正版企业因为经营不善,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面临关门的危险。

于是他把这家工厂承包过来,承包费不多,主要为了解决工人们就业的问题。

承包的时候他向大家承诺,保证过去的工资待遇只能多不会少,而且保证有活儿干。

一开始工人们有些不信徐浩然能行,他们觉得一个那么年轻的小伙子,能有多大的能耐呀?

不过徐浩然开始接手以后大家才知道,这家伙确实比别人要厉害的多。

首先他有技术,他是干这一行了,第二他了解市场,当时的电风扇品种比较单一。

而徐浩然一上手之后,生产了多种款式的电风扇,并且很多零部件都是自己生产,尤其是里面的核心零部件。

因为他的旁边有工厂,能生产这些东西,把这家工厂承包下来。已经开始成为连锁之势。

搞连锁工厂需要人才,徐浩然就对自己曾经的哥们儿,于峰和王涛说:“你们过来帮我吧,我保证不比你们在其他单位挣得少,而且晋升通道很大。

当然,如果你们信不过我,就是拉倒,毕竟现在的人都喜欢到体制内去。

体制内的好处就是旱涝保收,工作轻松,但是我们个体也有自己的好处,就是比较灵活,而且发展的很快,当然这些有很大的风险,反正机遇和风险是相伴的。

有多大的风险,就有多大的机遇,这些除了看个人的造化,还有拼一些运气。”

于峰当即就表态说,“咱是兄弟,而且你的公司已经有一点的规模了,我跟着你干,只要你不亏待我就行。”

徐浩然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开玩笑,咱是兄弟,我会亏待你吗?

再说你跟我一样,都是电子科技学院毕业,正是需要的人才,对于人才,谁敢不重视呀?”

说完哈哈大笑,于峰也跟着哈哈大笑。

王涛想了想说:“既然老三都答应来,我也来吧,不过我丑话说在前头,如果将来的发展达不到我的预期。

我不会一直在这儿干,毕竟每个人有自己的情况不同,个人都有个人的梦想,希望老大不要怪罪。”

“放心,兄弟,来是你的自由,去也是你的自由,绝不会为难你,而且只要你在这里干,也绝不会亏待你。”

“好,就凭老大这句话,咱干了。”

就这样,于峰和王涛都来徐浩然的公司上班。

他们两是同学,兄弟又是公司的人才,徐浩然自然会特别的重视,所以把他们安排在研发部工作。

如果是研发部的组长,一个是副组长,另外两人都是工程师,享受公司最高的待遇。

这样一来,两个家伙都很满意,工作起来也非常的积极,三个人有时间经常在一起交流,隔三差五的还要喝个小酒,到外面去吃过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