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收个小弟(1 / 2)

 徐浩然学习在班上名列前茅,一个插班生,而且据说已经三年没有读书了,居然还这么牛!

让同桌的学习委员赵小娇姑娘很是不服,拍了拍他的肩膀,偏着脑袋问道:

“喂,徐浩然同学,我是学习委员呢,你考试成绩竟然比我还好,你让我这位学习委员情何以堪呢?”

面对着小娇的话,徐浩然同学笑了,他也偏着脑袋,用手撑着,然后翻了翻白眼的说:

“赵小娇同学,按照你的逻辑,你是学习委员,学习就一定要比我好,我不是学习委员,成绩就一定要比你差。

我就想问三个字,为什么?”

“为什么?”这三个字,还真把赵小娇拦住了,她忽闪着亮晶晶的大眼睛,想了好久才说到:

“不为什么?我就觉得惊奇而已,我看这样下去,我的学习委员危险喽!所以我要向你学习,我要超过你。”

赵小娇说完得意的哈哈大笑,徐浩然同学却没有笑,而是摇了摇头,淡淡的回了一句: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想超过别人,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容易。”

徐浩然的话让赵小娇楞了一下,最后很坚定的说,“别那么自信,我就不相信超不过你。”

说完拿起书本复习了。

而徐浩然每天上学是读的走学,早上吃过早饭去,晚上放学回来,中午在学校饭堂吃。

1981年的时候,学校的学生食堂中午是六分钱的菜票,菜其实很不错,但在当时,很多同学都吃不起。

饭也不是用饭票去打,而是自己带米去蒸,学校专门儿整了一个大的瓮子锅,学生自己带一个盆儿或者是磁缸,把淘好的米加上水,然后放在里面去。

两分钱买一张票,中午就有饭吃了,不过没菜,门口有一个小卖部,两分钱酱油,拌到饭里,吃起来很香。

这在现在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吃饭竟然没有菜,酱油拌饭就可以吃饱。

而且当年学校里确实很普遍的事情,很多学生都吃不起菜,尤其是农村的学生。

酱油是首选,每顿省几分钱,其实一学期下来也没有多少钱。

算下来一个月大概省一块钱左右,四个多月也就四块多钱。

现在还不够抽两支烟,可在当年,农村家庭要拿出四块多钱并不容易。

父母在家里辛辛苦苦的干一年劳动,劳动力强的家庭,在年终的时候可以进一笔钱。

劳动力差的却还要补钱,如果不把欠生产队的钱补上去,就不分粮食,想想够惨吧!

所以就为了一学期省四五块钱,每天中午,一排排的人端起饭盅,到学校门口打酱油,而不适合在学校里面打菜。

相比同学们的境况,徐浩然同学就好多了,作为穿越者,又有钓鱼的技术,而且还带了两个空间。

如果吃过饭,连六分钱的菜都吃不起,那就真的是打脸了。

所以他每顿端着自己真好的饭饭盆儿,然后拿出一张菜票,直接打菜,然后蹲在一个地方,美滋滋的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