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招抚和谈(三)(1 / 2)

 “刘香?你是刘香?”徐光启上下打量了一下面前这个年轻人,皱皱眉头道:“尔等如此做派,是何意思?”

刘香不久前刚刚偷袭占领了扬州城,在城内发布过几份署名文告,于是就此成了大明朝廷榜上有名的钦犯。

刘香则是冷笑着眨眨眼睛:“什么做派?啥意思?”

见刘香的态度不卑不亢,丝毫没有身为反贼海寇的自觉,徐光启身后一个皮肤黝黑、瘦削精干的官员忍耐不住,站出来指着刘香大声道:“朝廷天使在此,天子御赐之钦差节旗在此,你等如此炫耀武力,哪里有点诚心归顺朝廷的模样?”

刘香斜眼观瞧,此人身穿青色官袍、绣着鸳鸯纹补子、腰带为素银色,正是一位六品文官。刘香都不愿意拿正眼瞧这家伙,只是对徐光启拱手道:“请大人上船吧。方才是我军在以最高军礼迎接大人,二十四响礼炮只在迎接我中华军总统领时才会使用的。”

方才说话的那六品文官还要说什么,被徐光启挥手止住:“袁主事,勿要节外生枝,且上船去吧。”

那名瘦削的六品官员,正是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袁崇焕。他在奇袭瓜洲城之后带着赶写完的奏折返回了京师,本来也没打算因军功得到奖赏。没成想,他鼓动驻军出击及亲自带人夜袭瓜洲,反而被言官攻击为“擅自妄为、好大喜功”,并且因为没有得令就擅自南下,被斥为擅离职守。

他本来还打算递上自己那份“勤练新军、以守为主”的奏折,但是被东阁大学士韩爌压下。韩爌是袁崇焕的科举座师,赞成熊廷弼的以守为主的辽东政策,对袁崇焕针对海寇的意见也是赞同。但是此时朝廷舆论正在风头lang尖上,袁崇焕只是一个小小六品主事,虽然办事能干,却是被同僚称为有“南蛮气”,不会做官,为人处事比较鲁莽。韩爌为了保护袁崇焕,压下了袁崇焕奏折,并且动用人脉让兵部发文派袁崇焕去徐光启的招抚使团办事,名义是“探察匪情”。

韩爌与徐光启素来有往来,其家族中有领洗入天主教者,他本人对新近传来的天主教及西学也有兴趣。他把袁崇焕派往徐光启这里办事,也有让徐光启看顾一下袁崇焕的意思。

当下,袁崇焕虽然对中华军的做派十分不满,却也知道没什么办法,只好乖乖跟着徐光启,从码头上了小艇,向停泊在长江江面上的“飞龙号”巨舰驶去。

飞龙号吃水太深,无法停靠在瓜洲码头,所以必须动用被沿海渔民称作“蜈蚣艇”的八人划桨快艇,在码头与战列舰之间来回接人上船。大明钦使及随扈人员近五六十号人,加上十名锦衣卫护卫人员,以及大量随行人员携带的行李物件,朝廷钦差随行的各式依仗摆设,三艘蜈蚣艇来回跑了五六趟,才把大明招抚钦使使团全部运上了飞龙号战列舰。

飞龙号水手吹响了海螺号,开始升帆拔锚。刘香站立在码头上,对手下人说道:“好了,这大明的天使走了,我们该干什么还得干什么,快去仓库搬运东西,谁知道什么时候我们就得离开这里。”

“刘大佬,我们和朝廷谈和,不就是可以天天去扬州了?上一回时间太紧,那扬州二十四桥风月场景,我们还没来得及去瞧瞧。不是说扬州美女多吗?”

刘香抓抓头皮笑道:“你们这几个可是有婆娘的,怎么,心里痒痒了?熬不住了?”

“正是有了婆娘,才忘不了这男女之间的好处……刘大佬,你在台湾时,不也天天去南城吗?”

“去你的,都干活去,这一票搞来的战利品,足够你们再讨几房小妾的了……”

……

飞龙号上编制水手共有350人,因为不是出海作战任务,船上人员不满员,大约只有250多人在岗。

他们都是经过选拔的优秀水手,来自台湾舰队各支分舰队,大多是闽人,少数是潮州人。另外,还有十几名欧洲水手在充任见习教官,随舰教授10余名中华军校海军学院的实习生。

舰上三层甲板有两层是炮舱,因没有作战任务,所有炮手都在甲板上列队立正。因为一下子上来的人和行李实在太多,本来就堆满了各种武器、工具、缆绳帆布的上甲板,实在显得有点拥挤。

徐光启等十余位高官被引入飞龙号后部最宽敞的舰长舱,以及几个军官舱房。其余钦使使团成员,就得待在甲板上吹江风。

袁崇焕本来可以和自己兵部同僚一齐去舰长舱,但是他却溜了出来,在舰上四处张望,打算乘机了解一下军舰上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