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马尼拉谈判(1 / 2)

 中华联合公司马尼拉分公司驻地,吕宋镇守府衙门的东厢房,尹峰的书房内,三名荷兰人在书桌前坐立不安。

耶稣会传教士6若汉、中国籍修道士尤文辉在一边作为拉丁语和西班牙语翻译,尤文辉兼做书记官。在场的还有吕宋镇守府总管曾景山,尹峰老营的书记官陈东—陈东现在相当于尹峰的秘书。同时在场的还有去了一趟欧洲后,性情大变的曾山;他正在曾景山手下做书记官。

叶华舰队留下了受创严重的飞豹号在巴达维亚港修理,被俘的荷兰舰队旗舰阿格硫斯号也在此修理。有6oo名水手留在巴达维亚,颜思齐所率领的南洋特遣队合并了一些水手火枪队的哨队,总人数达到了1ooo人,占据了巴达维亚港。

在荷兰人投降时,叶华告诉范.莱顿说:只有中华公司和荷兰东印度公司正式达成和平协议后,他们才能把巴达维亚城归还给荷兰人。否则,中华公司将永久占领巴达维亚。叶华舰队返航时,把巴达维亚城剩下的大部分荷兰军队士兵都带上了,连同前去谈判正式和平协议的巴达维亚总督彼德逊.昆,卫戍司令范.莱顿少校,舰队司令海军上将乔里斯.斯皮尔伯根等三人在内。中华公司上上下下在尹峰的感召下,已经接受了欧洲人那种用钱赎回自己被俘人员的做法。

还有一些荷兰冒险家在中国人占领巴达维亚时撤离了,去荷兰占据的其他殖民地继续与中国人作战。华天公司所属的人员本来的组织纪律性就较差,如今袁进、李忠不知踪影,整个华天公司在东南亚各地的商务联络网顿时分崩离析,不少地方的华天商馆就此被中华公司抢占接管。

被带往马尼拉的荷兰人一路上不管等级大小统统都被关押在飞虎号、飞鹰号的底舱。五百多名荷兰俘虏被关在狭窄的船舱里,吃的是番薯和大饼等干巴巴的食物,长达两个月的寂寞而平静的东南亚干旱季节,船上变得闷热起来,使人难以呼吸,荷兰俘虏们的衣服都湿透了,从来也不会干。而且欧洲人在耐渴能力上远远不如中国船员,他们缺乏饮料水,流行着各种皮肤病和热带病。

因此,在马尼拉港口上岸时,已经有三十多名荷兰人在航海途中病逝了。

总算,荷兰俘虏没有和西班牙俘虏那样被赶进矿场、农庄去干苦力,而是被圈在马尼拉城东南内湖中的塔利姆(Ta1im)岛上。

内湖是吕宋岛上最大的湖泊,面积近2ooo平方里,可能由於火山喷出物将原为马尼拉湾深入内地水域堵塞分离而形成,湖水通过巴石河排入马尼拉湾出海。湖中多岛屿,其中面积最大的就是长条形的塔利姆(Ta1im)岛。湖南岸的圣克鲁斯、比尼扬和卡兰巴都是繁荣的土著他加禄族村镇。塔利姆岛上建立起一座战俘营,荷兰人是这里的第一批住客。同时这里也是中华联合公司的犯罪人员囚禁地,在中华联合公司治下犯了重罪的一般都会被配到加里曼丹金矿去做苦力,或者就是去台北、吕宋、琉球等地的硫磺矿、铁矿、煤矿等处做苦工,一般都是九死一生的经历。而一般罪不至死的犯人,则会被关押到塔利姆岛上来。

巴达维亚城地位最高的三名荷兰人没有被送往塔利姆岛,连同荷兰的巴达维亚主教一齐被看押在耶稣会所属的圣母大教堂。他们以个人荣誉为凭向中华公司官员誓绝不逃跑,因此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是这些荷兰人当然不会有心思去马尼拉城游玩。他们急着想和尹峰见面,企图早日达成和平协议。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东南亚的势力已经遭到重大打击,英国、法国甚至葡萄牙人都趁着荷兰人战败的机会,在整个南洋范围内,向荷兰人占据的马鲁古群岛等地起进攻,企图一举把荷兰人赶出亚洲。

荷兰人的激进政策自食其果,不自量力的行为使荷兰人自己几乎陷入了绝境。

这一天,巴达维亚总督彼德逊.昆,范.莱顿少校,海军上将乔里斯.斯皮尔伯根三人终于见到了中华联合公司大东家、中华军总统领尹峰。

在三位荷兰高官看来,马尼拉已经变成中国人的城市了,而且镇守府衙门-原先的西班牙总督府也完全变了样。

这里不再有森严的西班牙警卫,门口换上了黑衣黑盔的中华军哨兵;府内的西班牙式家具所剩无几,大多数办公场所已经换上了中国式家具;在府内来来往往的倒是有各国各族的人士,只是没有西班牙人。

现在,马尼拉和整个吕宋岛,通用语言是汉语,开设最多的学校也是中国人的学校。

尹峰本人并无什么官架子,对待自己统治下的平民,一向是出了名的随和。范.莱顿记得:他在台湾时,亲眼见到那些苦力、农民在公司总部来来往往,有时甚至就若无其事地坐在尹峰身边。在马尼拉这边的情况也差不多,在接见荷兰人谈判代表之前,尹峰一直在接待一群农民和庄丁:他们是来向尹峰反映自己干活的庄园欠了他们工钱一事的。

还有不少的他加禄土著人前来觐见尹峰。曾岳、曾景山在吕宋岛推行的并村并乡计划曾经引起土著的反抗,但是都被中华军一一镇压。如今土著人在中国人教授了种植技术,吸引土著进入工场、船厂干活,渐渐已经习惯了中国人的统治-相比西班牙人的统治,中华公司对土著的压迫主要就是驱使他们合并乡村,让出土地给中国人的大庄园;土著人承担的其他田赋等税务负担很轻,也不象有着传教狂热症的西班牙人那样搞什么**。

尹峰并未在正厅接见荷兰人,而是转到了自己书房召见他们。

一坐下来,尹峰就拿起一份文稿念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