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大捷之后(四)(1 / 2)

 打从第二批船队到达鹿儿岛后,由于连续多日的台风,九州和琉球之间的航路断绝,尹峰已经很久没有得到琉球岛上陈衷纪的消息了。海魂号正在维修,也没法出航,所以中华联合公司远征军的萨摩和琉球这两支部队之间已经有近二十天没有消息来往了。

尹峰虽然着急,但也不是很担心;凭借陈衷纪的能力和他手头的兵力,让桦山久高翻盘的可能性很小。这些天他到处征召萨摩藩境内的华人华侨,居然被他找到了1oo多名中国明朝移民。

仅仅在萨摩藩这样日本国比较偏僻的地方就有这么多中国人,尹峰不禁感慨:后世有名言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这句话确实是真理。

这些人中有商人,来自浙江、福建和广东等地,以福建商人李大友为,而李大友就是中华军远征萨摩的向导;另外更多的是倭寇从中国沿海掠来的大量普通明朝百姓,在当地从事各种技术活,其中江西籍的许氏家族有十余人,人数最多。

许家在萨摩居住有四十多年了,是在嘉靖年间被倭寇虏去的江西吉安人,家主叫许仪,在萨摩开业行医四十余年了,是岛津家的御用中医大夫。

许仪已经七十多岁了,子女都是到日本后娶了当地女子后生的。他身在异乡心怀故国,当年得知丰臣秀吉企图出兵侵朝伐明的消息后,立即派其弟子朱均旺设法给福建巡抚赵参鲁送去一封信,告知丰臣秀吉正在备战,于明年春有出兵朝鲜和伐明之意。可惜当时的明朝政府对于朝鲜、日本和硫球三方面送来的消息,除命兵部移文朝鲜询问一下外,只向沿海哨卡下了道注意海防的命令,没有进行任何军事上的准备。

尹峰是为了维修“海魂号”而征召当地华人工匠的,因为根据被俘的山田政说:岛津家出海贸易的朱印船都是由中国工匠建造的。

当地华人在岛津家迅失败之后,除了商人以外,全都躲在自家家中没有出来,甚至在中华军大规模征募人手干活的时候,他们也不愿意出来。

尹峰对此很纳闷,后来在鹤丸城内找到许仪之后,才明白是怎么回事。

商人们知道中华联合公司,但是那些分散在萨摩各地的中国侨民并不了解中华军是怎么回事。他们都是倭寇虏来的人口,为日本主子干活,半奴隶半平民,消息蔽塞,都把中华军当做了中国沿海的海盗。当年就是这些中国海盗团伙联手倭寇把他们从家乡掠来的,所以他们不信任“中国海盗”,而且也很担心一旦岛津家返回后,会因为他们给“中国海盗”干活而报复他们。

这些可怜的明朝百姓心目中,官府才是正统,虽然朝廷并不把他们当回事。

尹峰在老医生许仪身上下了不少功夫,还给他看了自己拥有的朝廷颁的台湾巡检司大印和千户头衔,这才取得了许仪的信任。在许仪站出来支持中华军后,大量的中国侨民都开始出头露面了,尹峰也顺利征召到了十多名船匠。

海魂号的上部桅杆帆缆结构损坏严重,中华军船队自带的船匠在萨摩藩的中国船匠帮助下,从岛津家的仓库内找到了大量木材,加上岛津家用来制造倭刀的铁料,总算在十多天时间内大致完成了海魂号的修复工作。

不过,仅仅是修好了前后两根桅杆,中桅的损坏最严重,在萨摩藩境内实在是没法修了。

颜思齐带领自己的15o名学生军和1oo名台湾土著兵上了只能勉强行驶的海魂号,在五艘双桅福船保护下由山川港出,南下琉球岛。

临行前尹峰嘱咐他:“……告诉纪仔,我给他的密令可以实施了。”

六天后,颜思齐的人马在琉球本岛今归仁城北方海面的的古宇利岛与水军副统领范涛的巡逻船只会师。翌日﹐颜思齐带领的增援琉球部队在今归仁城下的运天港登6,陈衷纪手下的监军官曾希任带人在海岸上迎接他的到来。

两人曾在中华商馆并肩作战,已经非常熟悉了。曾希任用力抓拍着颜思齐肩膀,大笑道:“振泉老弟,我们这里已经接到飞鸽传书,鹿儿岛大捷啊!怎么样,小老弟杀了几个倭寇小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