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商业谈判(下)(1 / 2)

 深夜,总兵帅帐内,一场讨价还价的谈判正在进行。

“他们的船主说了,根本就不想反叛朝廷,只是想靠着东番这块地盘赚点钱。他还说了,只要您撤兵,绝对不会让总兵大人吃亏。”徐管家在来澎湖之前已经见过尹峰,实际上尹峰已经和巡抚方面达成了基本协定。现在徐管家简直就是成了尹峰的管家和代言人了。

朱总兵还得维持一下自己的面子,一开始还搬出忠君为国的大道理,话还没说完就被徐管家打断:“高公公有一封书信给您。”

“怎么,这……”朱文达一愣;难道高太监把自己给卖了?

他赶紧拿过书信,展开一看,叹了一口气:还好,高寀还算有义气,没有翻脸不认人。信中提到巡抚和他将联手上奏朝廷,保荐尹峰为台湾千户所千户,台湾增设巡检司,隶属泉州府,正式列入朝廷版图。澎湖之战,朝廷知道的情况是:朱总兵领兵驱赶海盗,收复澎湖,镇服台湾诸海盗商人,收服他们归降朝廷。

朱总兵满脸疑惑地看完这封信;虽然招降海盗、收台湾进入版图都是大功,但是他觉得无缘无故得到这些大功,似乎暗藏着什么阴谋。

战事打得如此糟糕,但是中国官场自然是有着颠倒黑白的操作手法的,朱文达并不怀疑一省的巡抚和一省镇守税使太监联手,完全可以指鹿为马、变黑为白,但是这些“大功“为何要全归于他,这是总兵大人疑惑的地方;似乎,徐学聚和高寀,都不是那种高风亮节不争功的人。

管家徐怀、师爷谢惠民对视一眼,谢惠民站出来说道:“总兵大人,徐巡抚的意识是;您来主持和华兴联号的谈判,就按巡抚和高公公商定的意见来谈。这件不世的大功,足可以使您更上一层楼啊!当然,如果事情谈成了,您的那些买卖收入有尹峰等人照看,收益还会每年增加不少。”

对功名利禄、金银财宝的**压倒了那意思是一丝丝怀疑,朱总兵兴致上来了,笑着问:“这尹峰眼下占据了福建沿海,战事胜败已经完全取决与他,你们如何保证他一定会同意这些条件?”

徐管家笑着说:“总兵放心,尹峰此人一直就想招安做官,我家大人有言在先,千户和巡检的官职到时可以答应给他。等朝廷正式在台湾设县治理时,自然有朝廷官员来接任。”

“巡检不过从九品,不入流的官,这尹峰据说还是捐监,有功名在身的,如何肯答应?”

“这是徐巡抚职权所限,眼下东番还是荒地,尹峰想要再高的官职,得设立州县后,看朝廷的意思了。不过,这千户一职是实授,可以带兵的……”

朱文达心头有泛起一阵不安:“这能行吗?让他带兵?这……”他是知道尹峰带兵的能力的;三年多的时间就在东南沿海组织起了一支精良的水军和步军,甚至能够出海征讨吕宋。

谢师爷冷笑到:“朱总兵,以眼下福建的情况,您有办法让华兴联号和尹峰完全放弃东番吗?”

朱文达脸色很难看地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茶,忽然间明白了:巡抚和高太监让他出面去谈判,实际上是在为他们两人自己留后路。无论经济还是军事力量,尹峰和中华公司在福建全省和东南沿海已经占尽上风,很难保证招安后他们一定会安安稳稳当顺民;中华公司怪胎般神崛起在海上,这是朱文达用尽自己有限的脑细胞也想不明白的事。台湾的一切都是那样奇怪,偏偏却能为所有的支持者带来大笔金银收入。现在,中华公司和尹峰已经可以操控福建局势了,他们面对整个朝廷时可能是弱小的,但是眼下就已经是福建全省无法抗衡的势力了。而此次招安之后,万一华兴联号或尹峰某一天又闹事了,那么朱文达朱总兵作为招安主使人,将先被朝廷责怪;到时不用说,徐学聚和高寀那一定是要落井下石的。

朱文达不是傻瓜,要不也不会在明未官场上混了几十年从未被贬责过,职位一直稳步上升。他想到了之前怀疑的阴谋,顿时明白了自己候补替罪羊的身份。他刚想火,却马上冷静下来;他立刻想到,无论如何自己都是没法逃脱替罪羊脚色的,如果他不同意招安尹峰,不但可能自己会丧身海岛,即使回去大6,也会被徐巡抚、御史道说成丧师辱国,打入大牢也有可能,最好的结局也是被贬到某个荒僻边关去当炮灰。哪一种结果好呢?至少去招安尹峰,不会立刻成为替罪羊。

想明白自己的命运后,朱总兵叹了一口气,脸色缓和下来道:“如此,想来尹峰给巡抚大人的常例钱也不少吧?要不,……”

徐管家笑嘻嘻地递上一张单子:“这些是礼单,尹峰送交给您府上的礼单,高公公已经特地吩咐手下人给您府上送去了。”

……

尹峰上了新兴号去澎湖,同时命令水军全面解除对福建海面的封锁。实际上这封锁并不针对老百姓的渔船、商船,只是封锁官府给澎湖的运粮通道。说实话,他和公司的高层都想快点结束战事,因为长期战事影响了海外贸易。还好,明朝官府虽然布命令禁止输出铁器和粮食、火药、丝织品出海,但是因为沿海官吏大多牵涉到了海外走私贸易中去了,因此由外省向福建沿海运送货物的通道并未受影响。这是明朝对于经济管理失灵的顽疾,明中期不禁有违反海禁的所谓“倭寇”,北方还有私通蒙古的商贩,守边将士还以此牟利;直到最后时刻,满清入关前,还有边军将领以及内地商人向东北贩卖货物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