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1 / 2)

游医 爱打瞌睡的虫 0 字 2021-11-04

 第92章</p>

老先生姓余,关于他的基本信息,顾念在学堂的这些日子都了解得差不多了,就是一直没机会见到人,她现在恶补的基础课,还不到这位余老师授课的内容。</p>

宋亦柏转身去找主刀老师询问病人情况,要求让顾念也进去围观,要是万一碰到点情况,总比那帮没出师的医徒子们强。</p>

大公子的话,没人不听,再者,有个强力的助手,也是个放心的后备。</p>

水房备好了大量温水,伺候主刀老师们洗手。</p>

那位余先生也是旁观成员,他那么一把年纪早就不自己上场了,只有有重症病人时才来做个监督,然后回头讲给自己的学生们听。</p>

顾念只是作为后备,不一定真要她出手,因此工具箱放进开刀房后,只单单解掉了绳子,打开了挂锁,拿了擦手巾去外面洗手,其它的都没动。</p>

前辈子在医院实习那些日子,听说过各种肌肉坏死症状的重症病人,但没有实际接触过,所以这次她是真的希望观摩一次,而不是把她推上前线让她动手。</p>

病人从病房里抬出来,送进一号开刀房,医徒们跟在后面,先进去占个好位子。</p>

恰在这时,偏院里又抬进来一位重伤病人,没有穿棉袄的上半身,左臂被划了一道血口子,鲜血不断外涌,压在伤口上的纱布已经湿透了。</p>

顾念冲向了这位病人。</p>

宋亦柏及时拦下顾念,大声地要医徒们自愿出来几个人帮忙,而病人的担架被抬进了间壁的二号开刀房。</p>

顾念的工具箱被医徒们七手八脚地从一号开刀房搬出来,转进二号房。三四个自告奋勇的医徒过来帮顾念。宋亦柏自然也是在这一边的。</p>

以余老先生为首的几位老先生左右为难,不知道该观摩哪一个,最后平均分配,一边去几人,回头再互相交流。</p>

顾念和帮手们重新洗手,新病人有外科大夫在做紧急止血,吸满鲜血的纱布一盆盆端出来。</p>

他们这群人终于准备完毕,奔进二号开刀房,不用顾念吩咐,竟然都知道该怎么做。动作利索地打开工具箱,拿出罩衣口罩和帽子,脱掉她的外衣,只着中袄,然后穿上罩衣。袖口扎紧,那些装有不同工具的抽屉一个个摆在桌上,纱布等物放在触手可及的位置。</p>

顾念反应过来。这几人应该都是大比武时,为了救治那个脚筋断裂的病人,给她打过下手的帮手。</p>

已固定在治疗床上的病人,正在被灌参汤和止血散。伤口近心处绑着止血带,护送病人进来的大夫述说病因。用竹子搭建脚手架准备翻修老宅时发生的意外,被锐利的竹篙划了一道,然后流血如泉涌。</p>

开刀房设有地坑,温暖干燥,病人除光衣服,几处重要穴位上扎着针,吊着他的命,老大夫们全权负责针灸上的一应事情,观察病人的反应,剩下的就全交给顾念了。</p>

已经做到纯熟的那一套步骤。冲洗伤口,分离组织,下止血钳准确钳夹静脉。寻找其它断裂的大血管,一一钳夹。制止出血,然后清理干净伤口内部的血液,该血管结扎的结扎,该静脉缝合的缝合。</p>

血管结扎需要有人帮她提着止血钳,配合她的缝合,适时放松或旋转钳尖,还能腾得出手来帮忙的只有宋亦柏,那几个医徒子还未出师,不能让他们担这个风险,在旁边递递东西就行了,而且之后还得要他们负责包扎上的事。</p>

犹如绣花一般的精细手艺,所有人都屏气凝神,不敢出声,生怕有一点声音打扰了顾念的全神贯注。</p>

外面院里传来动静,一号开刀房的病人被送了出来,而顾念这里的还剩最后几针。</p>

外面的医徒们兴奋的交谈声飘进了二号开刀房,立马一位老先生出去制止他们的喧哗,等院里恢复安静,他再回来时,顾念也完成了最后一针,逐步撤除钳子,组织复位,换了针线进行表皮缝合。</p>

余老先生摸了摸病人的脉搏,虽然微弱,但算是稳定,这条命可算是抢回来了。</p>

顾念剪断缝合线,放下器械,随她这个动作,室内所有人也跟着长出了口气,医徒们甚至都兴奋地拍起手来,被老师们笑着制止,催促他们接手包扎,而顾念等手上沾了血的都出去洗手,叫小厮准备进来抬病人去病房,等待随后老师验伤开方。</p>

水房那边等着几名老师,他们是先前在一号开刀房观摩监督的,在这等着余老先生他们那边的结果,学生们倒都走光了。</p>

洗了三遍手,才彻底洗干净手上的血迹,开刀房那边,病人被抬出来转移进了病房,收拾善后的那几人过来洗手,兴奋地谈论着刚才的过程,对着顾念眼里闪着崇拜的光芒。</p>

顾念可没时间在这里聊天,洗罢手,她借了个盆,回去收拾她的器械,大家多少知道她的习惯,也不介意,他们自己三五成群,边走边聊,出偏院后,家属们围拢上来,打听病人情况。</p>

正院里,坏疽症的病人家属早已得了好消息,但为了不打扰二号开刀房,一直焦急地等到现在,见宋亦柏他们都出来了,这些家属才获准进入偏院看望病人。</p>

而另一拨家属就是这后来的工匠家的,都是附近的居民,来了有一会儿了,听说因为大量出血送来的情况极其不妙,揪着颗心等最终结果。</p>

宋亦柏他们安抚了家属的情绪,让人带他们进去看望病人,之后这一群人带着各种满足各自散了。</p>

顾念独立救治了一位大出血病人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学堂的角角落落,连厨房的厨工和洗衣房的仆妇都知道了,是给老师们送开水的杂役把消息带过去的,洗衣妇们去厨房拿开水调浆洗用的浆水。惊讶之余也参与了一番讨论。</p>

学堂里的气氛开始有些微妙了,老师们都还好,他们对顾念没有太糟糕的看法,倒是那些自持正式弟子身份的学生们,不少人炸了锅,对顾念的看法开始有了或多或少的变化,起码不再那么固执地贬低和贬损。尤其是还有那几个做了两回帮手的学生,他们对顾念的景仰已经呈滔滔不绝趋势了。</p>

这个改变对顾念是有利的,但这会儿她还不知道,她仍在忙于清洗那些用过的工具。收拾打扫她的战场。</p>

任焱焱上完他的药理课,立刻赶回杨益怀处,打听具体详情,一路上都有认得他的人拉他说话,言语里颇多羡慕他的老师收了个好徒弟。</p>

杨益怀那里也一样。很多同事过来与他寒暄,问些关于顾念医术方面的事,有些老师就动了要教授顾念的心思。都被杨益怀以合理的理由挡了回去。</p>

任焱焱终于来到老师这里,还没喘口气,又被老师打发去偏院,看看顾念是否需要帮忙。他知道顾念那堆工具,清洗起来颇费时间。</p>

任焱焱掉头又赶去顾念那里。她已换上外衣蹲在水房外,刚完成第一遍清洗,还要继续洗几遍才能进入下一步骤。她用不着任焱焱帮她,他在这里反而碍事。</p>

但任焱焱也不走,本就是脾气急躁的人,哪里受得了被人赶来赶去的,老师使唤他就算了,顾师弟也一副嫌麻烦的表情,他那脾气噌地就上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