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大搞养殖场(1 / 2)

 东平县子府,来的贵客不是别人,正是李孝林!

程处亮在杀猪的时候,专程打发人把李孝林给请来的。

“县子府的杀猪菜,一如既往的好吃。老夫府上的厨子就做不出这个味道!”

李孝林取来一副干净的筷子,给老李夹了一块血肠,一块五花肉,“陛下,尝尝。沾上用荤(xun)菜泥和酱油调好的酱汁,味道嗷嗷的!”

荤菜,就是大蒜,张骞出使西域得大蒜种归,也就是咱们现在吃的大蒜。

在我国古代,还有一种山蒜,最早记载在《尔雅》里面,山蒜有大小之异,大的被说成葫,每头六七瓣。小者被叫做蒜,页似细葱,而涩,头小如荞,即今山蒜。

老神仙孙思邈在医术里面也写过,蒜性热而有毒,气味荤,然以入臭肉,淹臭之。夏月食之,解暑,辟瘴气。北方食肉饼,不可无此。《齐民要术》也详细记载了关于大蒜的种植方法。

李世民吃着五花肉和血肠,对着程处亮就是一声冷哼,享受了美味之后,突然也放开了手脚,狼吞虎咽起来。

宗正寺,李世民是一定要给面子的,所以李世民觉得自己很吃亏,程处亮就不是个好东西,但凡有发明创造,都要进献给大唐天子,并冠以贞观的名号……等等,猪不能冠名,对,绝对不能冠名!

“陛下,在尝尝酸菜。”程处亮抿着嘴,不让自己笑出猪声,“白菜是寻常百姓家的蔬菜,但吃法过于单一。贞观超市特意搞了酸菜、辣白菜,还有萝卜咸菜!喝粥的时候必备的小菜,好吃不贵经济实惠!”

李世民斜着眼睛瞥了一眼程处亮,“孝林,这猪肉很值得大力推广!朕吃着感觉,不比什么牛羊肉差。”

“陛下,猪好养活,青菜杂草也能吃,残渣剩饭也能吃。哪怕是变质的陈粮依旧能吃,特别好养活!”

李孝林的言外之意就是,二师兄这个物种,才是能在天下普及的肉,牛羊肉太贵了,不好普及。事实也是如此,鸡鸭鹅和猪肉,才是最适合搞养殖的。

“咱们在这里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可京城十二卫,以及真守边关的将士……唉……”

李世民叹了一口气,“他们却连点油花都看不到,朕愧对天下军卒,朕就不配做皇帝!”

李孝林放下筷子,扫了一眼程处亮:你干了啥糟心的事儿?咋让陛下在饭桌上就开始演人了?

程处亮一脸无辜的瞥了一眼老程,李孝林秒懂。

“陛下,其实养猪场可以扩大规模的。”李孝林亲手为李世民倒了一杯酒,“也是可以销售给兵部的。”

“当真?”李世民看着李孝林,严肃又认真。

“但是吧,您也知道,干啥都需要成本的。”

李世民什么德行,李孝林门清,“要不臣去和杜相谈谈,供应从京城十二卫开始,选取的都是腰条好的猪。价格方面给个成本价,尽量做到比市面上的猪肉好,价格比市面上的猪肉便宜,可行?”

“这……”李世民一阵犹豫:你就不能再便宜点儿?和朝廷做买卖,咋还这么抠搜呢?

“陛下,京城十二卫五十多万人,免费的话,别说臣供不起,就算是国库也供不起吧?”

李孝林正了正衣襟,“哦对了,这养猪场啊,在晋阳也开了一个很大很大的猪场,老祖宗很关心呢,几乎每天都要拄着拐棍,去猪场转转。

嘴里还念叨,咱老李家底子薄,陛下日子过的清苦,一定要鼓励民间养殖,给陛下减减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