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十七章 河东司马(2 / 2)

强秦 晶晶亮 5318 字 2019-08-26

司马卯最近,也有自己的烦恼。

这烦恼,不是其他,而是来自于其家族内部的态度。

河东司马世家。

是一个传承三百余年的大族,在过去的一年里,司马卯就是司马家族现在地位最显赫的子弟,不过,随着另一个姓司马的人的崛起,司马卯发现,自己对家族的掌控力和影响力正在慢慢的减弱。

司马印,这个一直以来默默无离的同辈旁支堂弟,逐渐在秦国站稳了脚步,并且开始在家族内部赢得话语权。

一些被压制不得志的司马世家子弟,在司马印的影响下,选择脱离河东郡,前往大河以西的关中寻找发展的机会。

这种家族内部裂变的情况,让身为司马家族最高权力层的司马卯感到了威胁。

“汉王有确切的消息,秦国的神武侯李原身患重病,无法处理朝事,现在秦国内部危机重重,群龙无首,殷王若是有意,可以从晋阳一带向西,渡过大河进攻富庶的高奴、临夏一带,这种劫掠行动只要足够隐秘,一次就能获得丰厚的回报。”张耳凑近司马卯跟前,放低了声音和姿态劝谏道。

“劫掠关中,汉王怎么不去攻打武关,这要是能复夺汉中,对秦国的打击岂不更大”司马卯睨眼扫了张耳一眼,说道。

谁也不是笨蛋。

司马卯对于秦军的实力有一定的了解,就算李原重病,秦军中的韩信、王离、苏角等大将也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应付的。

“汉中郡连番征战,已经成了一片废墟,汉王就算打下了,又能怎样而关中的高奴、临夏郡则不同,这里不仅是秦国的产粮地,更是出产青铜矿的地方,殷王要是能扰的秦人不得安宁,暴秦的曰子就要难过许多。”张耳又道。

“暴秦如何,与我司马卯何关先生要真的想高举大旗,何不去彭城游说霸王”司马卯摇头道。

“殷王说笑了,以霸王的脾气,要是攻打秦国的话,我们作壁上观就可以了,又何必费那个功夫,不过,现在霸王的心思,用在了平定楚地和齐地的英布、田横势力上,殷王这次要是能将秦国的后方一举破坏,相信霸王一定会重重的赏赐你的,在各路诸侯的眼里,殷王你也不再是河东郡一地的小诸侯了。”张耳笑答道。

舌辩功夫。

张耳也是一个大家。

司马卯与他交锋,结果可想而知。

成为大的诸侯,这是司马卯心底的梦想,而削弱秦国的国力,就等于是在与司马印的竞争中,赢得了先机。

在一番思索之后,司马卯意动了。

从晋阳渡河到高奴、临夏,只需要在大河的平缓地段寻一处可以渡河的地点就可以了,这样的临时渡河地,对于生活在大河两岸的楼烦人来说,就如同家常便饭一般。

秦新历三年,九月。

殷王司马卯点齐河东军三万众,从太行山脉的壶关一带进入汾河流域,然后又一路沿着吕梁山腹地的沟壑通道向西,最后在云中郡的南部一带集结,司马卯的入侵让关中北部的形势一下子紧张了起来。

负责上郡一带驻防任务的秦军隶属边军部队,已经升任偏将军的蒙虎在得知了河东异常情况后,迅速的召集麾下人马备战,同时,急差斥候往咸阳和九原送信,报上河东军来犯的紧急情报。

九原郡。

镇守秦国北疆的大将王离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艹练手下的新卒,在彻底的融入到秦军序列之后,边军一直以来兵员紧缺的情况得到缓解,咸阳完善的傅籍征兵系统在初步的挑选之后,将适合骑战的士卒统一分配到九原和陇西一带,从而让秦国的骑军部队能够得到持续不继的新鲜血液的补充。

“大将军,这司马卯是不是吃错药了,竟然敢来我进犯我关中”得到又有战事的消息,闲得发慌的猛将苏角兴冲冲的跑到王离跟前请令。

“司马卯的胆子确实不小,看他的架式,是想猛捞一把,苏将军,这次你的任务,是率本部骑兵从九原南下,攻取雁门关,切断河东军的后路。”王离从案几上取过快马从咸阳送来的急报,交到苏角的手里。

“李侯痊愈了,这太好了,我苏角一定不负重托,让河东军一个个有来无回”苏角神情惊讶,迭声道。

“李侯身体还在恢复,这次作战交给我们边军来执行了,河西高奴方面,蒙少将军负责抵挡河东军正面,汝这一支奇兵可千万不能挫了我大秦的锐气。”王离有些不放心的嘱咐道。

“大将军且放心,这次我老苏绝对令行禁止,不做那贪功之事。”苏角朗声作答,取了虎符将令急急回去准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