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 万历病危,人心浮动(1 / 2)

 《大明最后一个军阀》

随着杨涟借助祖家势力一步步蚕食李元在沈阳城,以及在辽东的影响力,巡抚杨涟的大名已经足够让辽东百姓记得了。

在沈阳城的大多数的会议中,李元坐在沈阳城官职座次第二的位置上,大多数时间都是在闭目养神,并不对杨涟以及其麾下势力所做出的决策进行任何置评,至少在公共场合是如此。

几个月以来,随着李元势力逐渐收缩,杨涟开始联合袁应泰在辽阳与沈阳城之间数百里的距离修建了数百个小型堡垒,以杨涟以及其手下参将的说法,这种链式布阵可以用来守望相助,一旦敌袭,相互之间可以迅速的做出反应,进可攻,退可守,牵制大量的敌人有生兵力,同时可以分割战场,形成大大小小,以多打少的局面,简直是“神来之笔!”

当然,这个决定也没有征求李元这个沈阳城的总兵大人的意见,李元像是一下子失去了操纵沈阳城的实力一般,没有了一点点声音。

同时,五月份地时候,杨涟已经建言内阁,申请从关内迁出数万百姓以充实边地,尤其是抚顺清河所在,朝廷需要从新占领这些军事重地,趁着建州现在没有任何行动,大明要开始将地盘夺回来。

对于杨涟这个极其激进的建议,万历根本不想要发表什么意见。

“简直异想天开!”

而内阁通过尽量婉转的言语拒绝了杨涟的建议。

想法是好的,但是目前不能去给酋奴送人头了。

时间一晃,已经到六月底。

沈阳城,巡抚衙门。

“大人,现在大量的聚集军队是否过于急迫了,”祖大寿现在作为杨涟手下的重要参将,有必要对杨涟的某些异想天开的想法予以建言。

“现在已经是春天,夏收之前,酋奴的粮食绝对不够,少则一个月,多则三个月,建奴大军绝对会再次到来的!这个时候不聚集军队,等到兵临城下吗?”杨涟有些不耐的看了看座下的祖大寿,这个游击将军一点没有他那个妹夫的勇气和帅才!

杨涟虽然不喜李元,千方百计地打压沈阳城地那位总兵大人,但是对于其战法战绩还是有些认可的。

“大人,建奴出兵选在这个时机是有可能的,但是我们的军队不善野战,据城而战才是正途,现在军队大部分都分布在辽阳至沈阳城一线,万一被建奴逐一击破”另一名游击将军也开口劝导。

前些日子,出兵从新占据抚顺的上书被拒绝之后,杨涟就开始换了一个思路,为预防建奴的出兵,或者重蹈萨尔浒的覆辙,在加强沈阳城月辽阳城的联系的基础上,也就是数百里的堡垒线的基础上,还必须在沈阳城聚兵一处,不能被建奴逐个击破。

“虎皮驿的浙兵和白杆兵已经够了,虽说他们之间有些隔阂,但是一旦加入战场就是一股重要的战力,建奴只要敢来!我等据城而战”祖大寿看杨涟还是有些意动,只能进一步阐述自己的理念。

“据城而战?”杨涟皱起眉头:“我有数万精兵在手,有辽阳城前后呼应,又有数百堡垒分割战场,还需据城而战?”

“呃”祖大寿一愣,文官的思路当真不可理喻,这是面子问题吗

但是杨涟位高权重,一任巡抚大人说话,除了祖大寿,其他武将皆俯首顿耳:“大人所言极是!”

“李元最近有什么动作没有?”杨涟扫了一眼身边的部属。

“安分的很,除了每日的照例的出城打猎,到了午时后就回城了,去街边小吃店坐了几次,也不见什么特别的动作,”杨涟现在的手下,是袁应泰指派的得力人手,帮助其在沈阳城打开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