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1章 这个草原不莽荒(1 / 2)

大唐仙师 水无形 0 字 2021-11-01

 通读过一遍华夏历史的人都会有一个错觉,似乎唐朝时候的草原人又傻又不能打,弱的就不像草原人,而像南边的蛮夷。

但是,草原人其实是一个非常恢弘的民族,创造出了令中原民族极为忌惮且极为恐惧的文明,在整条历史线中,从整体上来看,中原文明在战斗上,其实都是被草原人压着打的。

这是一个让华夏民族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正视的事实。

通读历史便可知道,中原华夏文明压制草原文明的时间其实也就那么几个,秦始皇、汉武帝、东汉初、曹魏初、隋初、唐初至玄宗、明初至土木堡、清康熙,再然后便是后世的一家亲。

这些时间加起来一算,是要远远短于被草原民族在战力上压制的时间的,其中,单单晋末到隋,唐末到明,前者四百年,后者也是四百年,八百年光阴,整个北方都是处在被草原人蹂躏的情况下的。

而且,在战术、战略、战力上,草原民族所开创的辉煌也非常高!

在整体印象中,似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术就是骑上高头大马,然后嗷嗷叫着往前冲,但是,那都是电影电视剧的手段而已。

真正的史实是,游牧民族仅仅只是没有把战术用文字记载下来而已,也没有形成指导性的著作,如同中原民族的《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但在实际运用中,游牧民族几乎把各种战术运用得门儿清!

几个简单例子。马邑之围!汉武帝对匈奴的第一战!

这一战可谓可悲至极,动员了几十万人,匈奴也动员了十几万人,双方加起来相当于半个百万,但史书上记载的死人仅仅只有一个,还是这一战的主将——王恢!

他也不是打战打死的,而是作战不力,延误战机,被汉武帝砍了脑袋的!

为什么会失败呢?

因为汉武帝给匈奴人下了个套子,想要一举歼灭匈奴十万人,但走到半路,匈奴人觉得情况不对,抓了个烽火台上的尉使问明白了汉武帝的计划,转身就走了。

这就体现了匈奴人在作战时的智商完全是在线,甚至是高于当时汉朝的,若非出了卫青、霍去病两个天选之子,汉武帝想要和匈奴作战,几乎就不占优势。

而且,这个优势不仅仅是战力,还有战术思想。

又比如隋末时,李渊之所以能够给李二巨大的兵力支持,一是唐府兵本身强大,二则是认了突厥颉利可汗为兄长,借了突厥兵!

在那个时候,突厥人玩的已经不仅仅是战术,还有培植自己的亲近势力——也就是李渊父子,然后插手大唐内政。

否则,武德九年末的时候,几十万突厥人南下到长安城,为毛边军根本无从反应!

当时镇守边关的可是李靖啊!

若非内外勾结,怎么可能形成这么大的时间和信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