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七九 善后?(1 / 2)

刺客欧洲 绿林草莽 4600 字 2019-08-26

 一七九善后?

“伯爵大人。(顶点小说手打小说)”乔文科止住了笑声,板起脸来问道:“法国、德国、神圣罗马帝国那边怎么办?”

“新兵司令部的新兵培训怎么样了?”斯巴达一听,这件事情果然很严重,弄不好,德国和神圣罗马帝国要是趁着自己兵力空虚,一下子抽冷子钻进来了,那就前功尽弃了

“从战争爆发期两个月,斯特拉斯堡新兵司令部就征集了九个营的新兵,现在刚好训练完成,已经运送到南锡了,各部队的老兵和下级军官们已经到南锡去选人去了。后续的新兵培训,斯特拉斯堡已经找了九个营,南锡和斯图加特各有五个营,三个月后才能调入野战部队。”

“太少了啊”斯巴达叹了一口气,就算现在有十九个营的新兵,这不过才区区六个半团,而一个步兵旅就要两个团,再加上团的直属部队、旅的直属部队,充其量也就勉强够三个旅勉强用的。一个营,按照下洛林军团编制,才三百一十四人,可是一个旅,那可是三千四百五十九人

更何况,参谋部里已经有一份文件静静的躺着了:关于成立师级单位的报告。按照计划,将来下洛林军团将会下辖七个步兵师,一个骑兵师。每个师将会有两个步兵旅,一个师属炮兵团、一个骑兵营、一个辎重兵团、一个警卫营、一个医疗连。加上师部的正副师长、师参谋长、师参谋部等,将会达到九千九百七十七人的规模

“还是不够用啊这一打仗,就什么都明白了,看着我们人是很多,可是根本就不够用的”斯巴达重重的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通知范巴斯滕,他这个新兵司令要更忙活咯斯特拉斯堡、南锡、斯特加特的新兵营全部扩充为十个营的规模,另外在阿姆斯特丹、卢森堡、凯撒斯劳滕更成立一个五个营规模的新兵团。”

“这样,三个月后,新兵们基本都能将各部队补充起来了。九个月之后,说不定师级单位也能建立的差不多了”乔文科点头说着,这下,参谋部作训处又有的忙活了

“师级单位?”几个中校们大眼瞪小眼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

“不要问了,跟你们说,军团要改编了。”斯巴达冲乔文科摆了摆手,他立刻会意的从参谋部的作训处长那拿来一份文件,分给了几个军官。

新的军官制度是:中尉(少尉)—排长,上尉(中尉)一连长,少校(上尉)—营长,中校(少校)一团长,上校(中校)一旅长,大校(上校)一师长。斯特拉斯堡军事学院学员毕业统一授予中尉军衔,优秀者授予上尉军衔。另外在南锡、斯图加特各成立一个步兵科专业学校,一个炮兵科专业学校,毕业生统一授予少尉军衔。但是有一点,尉级军官晋升少校,必须有军事学院毕业证书。

“明白,但是这些最快也要三个月,眼下,我们必须面对法国、德国和神圣罗马帝国了。”几个军官翻了翻文件,压住了自己心中的激动,平静的说道。

虽然斯巴达有些奇怪这帮子中校怎么就不为自己晋升而兴奋,还是淡淡的说:“法国不用怕他,把托马斯的骑兵旅调到南面去,看他敢不敢动下洛林比埃尔霍夫的第五旅继续保持对德国方面的震慑,对了,有限把骑兵旅和第五旅扩军成师”

“大人,您看,我们是不是要把警备司令部扩编呢?”乔文科说道。

斯巴达想了想,在现阶段,下洛林也没有那么超凡脱俗,军警依然没有彻底分开,所以警备部队也是一支重要的战斗力量,现在各地的警备部队统一受斯特拉斯堡警备总队管辖,下辖各大区大队、城市中队、城镇分队、村镇小队。依次为团、营、连、排、班级单位,就是说,下洛林还有一千多个警备部队的士兵。

“这样,各级警备部队都升一级,保持为一个旅。这次战争,不少老兵要退役吧,抽调过去当下级官员,因伤退役的军官接着去做军官。”斯巴达说着,警备总队的士兵,不需要像是野战部队要求那么高。

“仅仅是震慑么?”这些事情都要军团参谋部来办,麻烦的很,但是乔文科依然不相信就凭这几条就能搞定了三个国家的敌人。尤其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部队,来势汹汹啊

“去联系森德罗斯总统,我们提供三万下洛林币,以及免费提供够他们一个团武装的武器,只需要他们对瑞士跟神圣罗马帝国的边境进行一定程度的攻击,做出要攻击奥地利本土的姿态,德国诸侯么,一个第五旅肯定也不够,第一旅和第二旅现在把还剩的部队都调集过去”

在斯巴达看来,德国现在就是一帮子纸老虎临时凑起来的,别的不说,光是因为他们的貌合神离,所以到现在他们还没推进到边境地区。所以,第五旅全旅和第一、第二旅剩余的部队过去,也足够震慑住他们的了

凡尔登啊凡尔登,这个巨大的绞肉机停止了运转之后,只是一个瞬间,就让下洛林的很多缺陷立刻暴露出来了兵力不足、运输困难等等的这些,都是将来必须下大力气整顿的事情

现在斯巴达还颇为不满意的,就是运兵的速度了,现在军团的开拔,全都由士兵的脚板来完成,骑兵旅倒是好些,但是可是苦了炮兵部队和辎重兵部队,本来么,大牲畜就不怎么够用的,好马全让骑兵部队弄走了,剩下的驽马又要拉车又要拉炮的,速度还慢的吓人,这也导致了下洛林军团的补给线有很大的隐患,炮兵部队也不能第一时间到达指定位置。

所以,在斯巴达的眼中,火车的改造和投入使用,迫在眉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