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夕(上)(1 / 2)

功名路 西木子 0 字 2021-10-29

 这日是七月初七,七夕之日。</p>

民间盛传,且古已有习道:七月初七日,设宴露庭,以做“守夜”。守夜者可心怀私愿,向之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之,便三年可得。</p>

是以,当长安官员及河间王正侧二妃,以齐萧子嗣稀少,张曦君多年未孕为由,恳请晋王府七夕乞子一事,二人当下即深知其中定另有隐情,于是得齐萧命徐虎转告推拒之意后,张曦君立马趁着每日向河间王妃晨昏定省时,言及此事道:“河间王病逝不足一年,若在府中大肆庆祝,恐是对河间王不敬。再则长安、太原等地刚局势稳定下来,还有太多地方大力安抚,若将……”</p>

一句话还未说完,高坐基台之上的河间王妃已摇头笑道:“曦君,局势虽然刚稳定下来,但王爷初掌大权,民心仍是不稳。而历来无论定国安邦还是齐家,若无继承者必定难以昌盛。且近日来王爷饱受民众非议子嗣稀缺,可能后继无人的非议,若此时大办七夕夜宴,也可为之松缓,并安定民心。而你嫁于王爷也快十年,若能借此次乞子,不也正好么?说不定真能夙愿得成。”</p>

河间王妃长了一双温润的眼睛,尤是经过一子殇一子贬为庶民这两件事后,目中偶尔流转的几分犀利之色也不觉消去,如此一看,却是只觉那双眼睛非常的温和,透着一股子善意,加之一张白皙而圆润的脸庞,让人不觉心生亲近之意。</p>

一如此刻,河间王妃一番含笑的低语,让人当真以为她是为张曦君全心打算。</p>

同时,不及张曦君为河间王妃这一番言语有任何想法,只见河间王妃神色一变,已是面带七分沉痛道:“再则老王爷如今只剩王爷和大公子一方血脉,相信他也盼着王爷能广延子嗣,这样百年之后我也有颜面去见老王爷。”说到这里,她敛去面上哀色,只看着张曦君道:“曦君,你应该能体谅我一片苦心吧。”</p>

话已至此,又是为齐萧大势着想,又是为她着想,更是为河间王着想,而且在这众目睽睽之下,当着一众的侍人,来府中相陪的数名命妇,若是她再不应承,岂不是她不识好歹?不能让王爷广延子嗣,不能为河间王尽孝?</p>

到底“孝”字大过天,尤是在齐萧以父兄或殇或贬之下承袭大权,她也只有应下。</p>

张曦君垂下眸光,掩去眸中一目思绪,只让声音含着一丝受教之意道:“太妃所言极是,是曦君思虑不周了。”</p>

如此顺服应下,自是受在河间王妃及众人一番夸赞,而七夕夜宴也顺应举行。</p>

这夜,晋王府广设筵席,长安文武官员、世家贵胄皆携家眷相邀而至。</p>

夜幕星辰,酒脯时果琳琅,香粉散于筵上,丝竹悠然而起,一片衣香鬓影。</p>

筵席之上,作为当今天子御封的一品贞淑夫人,张曦君自是与河间王妃相坐齐萧左右,谢侧妃与谢氏再分坐下首两席。</p>

因七夕之日,主以拜织女,妇人乞子,少女乞嫁如意郎君,并有女子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一女子七夕乞巧之赛。</p>

彼时,河鼓、织女二星尚不见相会,又为后面拜上乞愿添分喜气,穿针乞巧之赛自应势先启。</p>

只见晋王府内侍礼官一声击掌,露席之内丝竹声随之一停。数十名青春少艾、姿容俏丽,穿着虽已是农历七月初秋,却依旧如盛夏的轻薄衣衫,在徐徐夜风中任一袭宽衣博带衣袂翻飞,宛若月宫琼楼仙子般翩然列位而出。再扬起一双双纤纤玉手,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见一孔穿过立时展颜一笑,又见一孔穿漏不由蹙眉。在这一颦一笑间无不昭显着勃勃青春之气,又带着只有少女的无暇少艾之容,端是让人难以移开目光。</p>

看着以祀牛女二星的临水祭台前,这一张张青春洋溢而又美好的容颜,张曦君下意识的目光一转,不着痕迹的向齐萧瞥去。却不防齐萧正向右侧看来,她当下被撞个正着。</p>

自上次事后,二人已近月余不曾正视彼此,交集更是屈指可数。此时猝不及防的四目一对,不由同时一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