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社畜(2 / 2)

心高气傲的他们,钱少了的工作他们肯定不会干,而钱多的工作他们自己又没能力抗下来。

除了从事一些不需要多大体力,又不怎么费脑子,钱还过得去的工作以外,他们还能干些啥?

陶秀英现在越想越觉得,自己两口子当时回家,就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至少自己的儿子闺女,没被自己两口子跟家里的大人,给养成这群孩子那样!

不是他们这代人不想干出点事业,而是这个时代,把这一代人生生的逼成了这样。

是自己这一代的人,活生生的把他们这一代人的后路,给生生的掐断了!

自己这代人当年为了生活,都是削尖了脑袋往城里跑。

因为没有多高的学识,大部份人都是从事的一些底层工作,所以收入相比城里人来说,普遍要低,可又能够支撑下去。

条件稍微好一点以后呢,又拖家带口的把下一代人接到了身边。

好了!

问题来了!

就跟刘涛泉他们一样,你让他们现在就回来,他们肯定不会乐意。

可是不回来的话,城里的生活成本一年比一年高,收入又赶不上通货膨胀率。

除了那些当年挣了一些钱,在城里买了房子的人,生活得要好一些以外,其他没有房子的那批人的子女,可就悲催了!

就算他们回来,可能干啥?

种地么?

可啥都不会,你能种什么地?

就算是会种地,一年的收入还赶不上城里面。

从事不了农村里的工作,加上农村里的收入,又比不上城里,这就肯定不会回来。

可是在城里,以这些人目前的工资水平,又买不起城里的房子。

怎么生活?

怎么结婚?

怎么生孩子?

拿什么来上养老,下养小?

这么一代啥也不是的人,不是这社会上的牲口,那是啥?

虽然话不好听,可事实不就是这样么?

“妈!妈!你咋啦?”

看到老妈听了自己的反问以后,整个人都了反应。

知道这个小老太,可能想到了一些什么?

可现在天上的日头越来越高了,再不回去的话,可就有点热了!

“儿子,你们真是这么想的?”

被刘劲山叫醒之后,陶秀英激愣愣的打了个冷颤。

谢天谢地的同时,也替这帮孩子感到可惜!

“别人我不知道!倒是我那几个同学,他们就是这么认为的。

当然,我这不是说我自己!

我有你们,家里有地,我还吃得了苦!可我的有些同学,他们是真的啥都没有。

父母早早的去了城里,可又没在以前那个最好的年代买下房子。

到了现在,凭他们自己的收入,甚至一家人的收入加在一起,都不一定买得起房子。

估计等到他们凭自己的能力买得起房子的时候,都得四五十岁去了。

你说到了那时候,所谓的孩子,车子,房子,婆子,是离他们远了还是近了?

生不起病,买不起房,还养不了老,跟个只知道吃吃喝喝的畜牲有什么区别?

在这种情况之下,老人们指望着养儿防老,可能么?

自己都养不活呢,你指望他们来养老?这不是开玩笑么?

所以啊!那天晚上,喝醉之后的好些个同学,就一个劲的骂自己是个畜牲。

有些时候不是他们不努力,而是社会上已经没有了他们的那个舞台,就算有,他们自己也没有那个能力去抗事。

一辈子除了上班下班,求不来其他的。

他们的口头禅就是,别跟我谈什么理想,来点实际的!

理想那玩意儿,就不是我们这帮人该有的东西?

正能量啥的?

也别指望我们一个连自己都照顾不好的人,能有多少正能量?

我们能自己找口吃的,不给这个社会增添负担,就已经对得起这个国家了。

老妈!你说我这些同学,是不是挺悲哀的?”

回来以后,刘劲山根本没有跟父母们说起这些东西,一个是没必要,另一个这事说了添堵。

今天这也是赶巧了,嘴里秃噜出来了这个词!被老妈点了一下,刘劲山才把这个词的来历给说了出来。

讲真,还真不是特定的说哪一个具体性别的人。

听完儿子这席话,陶秀英整个人都有点懵!整了半天,社畜这个词原来是这么个意思!

照儿子这么一说,现实可不就是这么个情况嘛?

九零后跟零零后,都被自己的爸妈给惯得不行。

这种情况下长大的孩子,想让他们扛事儿,真就没啥可能。

啥也不会的他们,你让他们拿啥来抗事?做白日梦么?

“你是不是从那之后,就打定主意要回来了?”

看着儿子有点落寞的俊脸,陶秀英现在有点后怕。

如果自己坚持不让儿子回来的话,只怕儿子将来的处境,也会跟他的那些同学差不多。

那样的后果,可不等于是自己亲手害了儿子么?

“不是!你儿子有回来的想法,是从你们两口子回来以后就有的。

儿子那时候就想,既然你们能够在最恰当的时候回来,那么你儿子也能。

妈!走吧!回家!”

刘劲山不想过多的提起这事,没必要给自己的父母添堵。

站起身来的刘劲山,伸手扯了一把陶秀英,站起身来的母子两个,各自拍打一下身上沾着的草屑,一前一后,走上了山体边缘的小路。

没时间在家里多耗!

确定了自己的方向,刘劲山也没打算磨蹭下去。

一些必须的东西,从现在开始,就得张罗起来了!

微量元素,各种试剂,各种肥料,都得去张罗回来了。

这些东西父母可不懂,只能靠自己去亲自张罗!

“妈!”

“咋啦?”

“我明天准备去趟市里,你给我拿点钱呗!”

“干啥?”

“我要去市里买点试剂,微量元素,还有一些其它的东西回来。”

“要多少?”

“得要个五六万!有些东西贵,我估摸着得要这么多!”

“行!回家老妈就转给你!”

走在前面的陶秀英,听到儿子要钱,只是问了一下干啥,就答应了下来。

儿子刚才的话,现在还萦绕在耳边。

孩子们悲哀么?

真不好说呢!

那群孩子的父母,就是因为这也不让孩子干,那也不让孩子干,只希望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愣是活生生的,把一群懂事的孩子给养废了。

不就是钱么?

儿子要是赔了!

自己两口子再挣就是!

只要儿子闺女能够活出他们自己的风采,自己跟当家的,这辈子就别无所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