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七章:血腥黎明(1 / 2)

 “这真是一场折磨人的郊猎啊……”

我解开头盔的皮带,用手掌往里面扇着凉风想让自己凉快一点,越来越闷热的天气,像是逐渐加热的高压锅,呼吸之间都让人的鼻孔感觉湿漉漉的难受,尤其是还要顶着大太阳行军在颠簸的林间小路上,水囊里存着的酒早就被我灌得一干二净,虽然捂臭的味道难以下咽。

对丹麦的军事行动紧锣密鼓的展开,奈梅亨的战争机器高效运作起来,为了掩人耳目,我以公爵的名义发布郊猎宴会的邀请,全领国境内的所有骑士都要全副武装的参与,正好等于一次非正式的战争动员,打着宴会欢聚的旗号把军队组织起来。

现在奈梅亨能征召的军队,除了守备城堡的一千多名步兵和临时征募的两百名佣兵,就只有二百一十二名贵族骑士,再加上他们的侍从,可以武装起五百人的骑兵,足够对以步兵为主的丹麦人构成威胁。

镇守诺伊施塔特的科勒和公牛,负责给斯文国王转运粮食,摸清对方的后勤基地给予致命一击,彻底摧毁他们出海的能力,驱赶着尚在石勒苏益格的丹麦主力投入奈梅亨的包围圈,从而毕其功于一役,消灭敌人本土仅剩的军队。

此次奈梅亨的作战计划,事先给汉诺威公爵进行通报,取得对方的谅解,并约定由他们担任预备队,事成之后把南石勒苏益格,直至维兹河的土地并入汉诺威。

奈梅亨支援丹麦的第一批物资,已经运抵斯文国王设在奥本罗的行营,他正在这里仔细的收集零星兵力和船只,等待第二批约定好的装备到达,将士兵重新武装,然后便准备气势汹汹的杀向莱斯岛,以此为跳板登陆c入瑞典联军的后方,相机寻求决战,夺回北方战争的主动权,想必此时此刻留着漂亮八字胡的斯文国王,尚不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危险临近,还做着一统江山的美梦。

通过五天不间断的强行军,辎重队被我们远远地甩在后面,幸好汉诺威公爵许给我们就地补给的特权,才让军队不至于饿肚子,能一直保持高速行军的强度。

习惯上位者思维的我,终于可以面不改色的看着沿途农庄刚刚收获的粮食被征为军用,地里留着补饲牲畜的麦秆任由军马践踏啃食,农人们心疼却又无可奈何的表情,再不会造成心灵的不安和自责,它们连同即将尸横遍野的丹麦人,都会成为奈梅亨大军胜利的注脚,在战争面前道义和人性显得苍白无力。

10月26日,万圣节前第六天,奈梅亨军队跨过石勒苏益格边境的一条小河,浅浅的水流刚好没过马蹄,清澈的能看到石头河床的水面,被闯入者凌乱趟过的脚步弄得浑浊不堪,我严肃的立马河边,盯着绿到深色的草地尽头默不作声,自此我们正式进入敌方的势力范围。

所有人的神经不由得紧绷起来,斥候分为三个梯队被撒出五十里外,能在敌人发现我们并做出反应之前传回情报,让大军有足够的准备时间,全军放慢速度,一边提防随时可能爆发的遭遇战,一边静候从海上攻击的科勒传来胜利的消息,剑鱼埃布里率领海盗配合他们,避免发生突发状况。

“敌人的主力已经探明在奥本罗,方圆一百五十里之内绝对安全,咱们大可加快行军的速度。”

暂代公牛担任步兵指挥官的雅罗斯拉夫,催着马赶上我,有些疑惑的问道,本来以为蛮族出身的他不善驾驭马匹,没想到丫的骑起来比我还溜道,时不时还秀秀自己的马背技巧,实在气煞我也。

“丹麦人更善于在海上作战,只要封堵住他们逃往大海的退路,柳蒂奇武士收拾他们绰绰有余……”

说到这他突然噤声沉默,低头望着从我俩身边扛着盾牌走过的步兵战士,后者是奈梅亨的城堡守备兵,虽然拿着同样的战斧却穿着不一样的衣甲,他引以为傲的柳蒂奇武士只剩下凋零的几十人,被分配在距离城堡四十里外的农庄,再无法同他并肩作战了。

对于柳蒂奇头领悼念阵亡将士的哀伤我无从抚慰,只能拍拍肩膀投给他一个同情的微笑,后者依旧俯首沉默,木然的骑马跟在后面,慢慢汇入大军行进的人流中,我摸着坐骑柔顺的鬃毛,若有所思的信马由缰。

天黑后全军在佛伦斯市镇十五里处背y的一个山沟安营扎寨,用过整日行军中唯一的一次热乎饭后,汉斯代我布置值宿的任务,为了不引人注目,大部分的篝火被要求熄灭,只留下几处用来取暖,千多人马的喧闹终于安静下来。

我靠在帐篷门口,忧心忡忡的看着远处死气沉沉的暗黑天幕出神,北方人信奉的雷神好像正躲在乌云背后,敲动他蕴藏着无限神力的米奥尔尼尔发着脾气,云层中间绽出如狂舞金蛇的闪电,耳畔响起隐隐沉闷的雷声,根据事前的推算,科勒他们也许会在今晚突袭斯文的营地,就在我们东北方的一百一十里外。

“今晚会有滂沱大雨啊,丹麦人将更无防备。”

我放下门帘回到帐篷里,搓着双手喃喃自语:“可是也给骑兵的包抄增加困难,那些铁甲沉重的家伙很可能陷进泥里拔不出脚,上帝真是个喜欢玩弄凡人的贱货。”

辗转反侧半宿好不容易睡着的我,在罗洛的轻轻呼唤下睁开眼睛,浑身上下关节错位了一样难受,抻懒腰伸展的时候咔啦作响,活像木头拼接的人偶,罗洛等我缓过神来,才贴近耳边小声报告:

“新到的信鸽,北面打响,丹麦人措手不及的应战损伤惨重,斯文国王带头逃跑,余下的士兵四散奔溃,科勒大人已经完全占领奥本罗,敌人丧失了所有的战船,他们成了旱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