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有相逢 第十六章 侃侃而谈,无悔意(1 / 2)

 “遮天蔽日雀惊飞,地狱几度至广陵。”</p>

“死”字忽现,数千守军便生了退意,没人愿意与这等惊世骇俗的鬼仙为敌,更何况还是为了刘胥这个弑父夺位的不孝子。</p>

刘胥对着广陵大将喊道:“莫将军,快将此人拿下!”</p>

守军大将高举佩剑,这军令本该如山,但数千人却滞留在原地不敢迈出半步。</p>

刘胥见状慢慢隐于人群之后,欲借机逃之夭夭,全然不顾士卒安危。</p>

王献之冷笑道:“莫要心急,今日谁都别想离开广陵!”</p>

“人间已过,半生薄凉。也曾克己奋发,胸怀激荡,幻想轻歌白马,气吐眉扬,终是造化挫了锐气,染了风霜,应有故人,十年奔忙!书生倦,午夜知音,今朝一梦笑黄梁,举杯畅饮不敢醉,终怕竹毫欲牵挂,知命已然葬天涯!”</p>

怀抱着花魁的男子抬手轻覆,广陵城外如炼狱般尸横遍野,扬州之地再无异姓藩王。</p>

安若初看着双眸漆黑的男子,有了些陌生之意,她从未想过书生会变得如此,仿佛天下生灵在其眼中如蝼蚁般不值一提……</p>

王献之似是还未过瘾,转身看向了城中的千家万户,这些百姓在他看来皆是冷漠之人,理应受到惩罚。</p>

“献郎,不要……”</p>

在安若初的苦苦哀求下,王献之足踏黑莲离开了广陵郡,自此之后鬼仙与花魁销声匿迹,无人知晓两人的下落。</p>

但鬼仙终究有其通天之能,广陵百姓虽逃过一劫,但那些曾经冷眼嘲讽过花魁之人,皆与守军一同堕入了黄泉……</p>

此事震动庙堂,为了稳住人心与社稷,晋王将广陵赐于二皇子,命其前往扬州接任广陵王,继而收拾残局。</p>

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p>

盘阳开办国子监,欲遏制这即将大乱的江湖,一时间人心惶惶。</p>

书圣得知其子血染广陵,竟折了那已然包浆的狼毫,陶天明在旁安慰道:“老王,道在脚下无对错,若献之心中无悔,便由他去吧……”</p>

茅山界内,陈玉知与李溪扬不知走了多久,却仍是一无所获,口干舌燥之余,两</p>

人驻足于湖边小憩,其下暗流涌动,鱼群纷纷逃窜。</p>

“茅山小道,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p>

“你可有良策?”</p>

陈玉知笑道:“那自然是没有!”</p>

李溪扬白了陈玉知一眼,说道:“浪费口水,还是一步一个脚印来得踏实些。”</p>

“哎,就怕踏破铁鞋无觅处,竹篮打水一场空啊。”</p>

陈玉知还未伤愈,此时坐于湖边揉着胸口,李溪扬言道:“若能找回师傅,茅山欠你一个人情!”</p>

少年撇了撇嘴,打趣道:“等你成了茅山掌教再说吧!”</p>

茅山小道置若罔闻,若不是萧克己多年未归,自己必然会成为茅山的下一代接班人。</p>

李溪扬舀了一洼湖水,刚送入口中便喷了出来,言道:“陈玉知,这湖水与你一般尖酸刻薄,叫人难以下咽!”</p>

陈玉知若有所思,兴许是被陆小音感染了,有时候自己也会似她那般言语,想到此处少年又落寞了起来。</p>

江湖不大,但要寻找一人却如大海捞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