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仁宗(1 / 2)

敬无生 枫霜道人 0 字 2021-10-25

 赵祯(1010年5月30日-1063年4月30日),初名赵受益,宋朝第四位皇帝(1022年3月23日-1063年4月30日在位),宋真宗赵恒第六子,母为李宸妃。

早年历封庆国公、寿春郡王、升王,官中书令。

天禧二年(1018年),被立为皇太子。

乾兴元年(1022年),年仅十三岁的赵祯即皇帝位,由皇太后刘氏(章献明肃皇后)代行处理军国事务,直至明道二年(1033年)刘太后去世,才开始亲政。

赵祯性情宽厚,不事奢华,还能够约束自己,对待臣僚、侍从宽厚。

谏臣包拯屡屡犯颜直谏,甚至唾沫都飞溅到赵祯脸上。但赵祯一面用衣袖擦脸,一面还接受他的建议,竟未予以怪罪。

有一次,包拯反对任命仁宗宠妃张氏(即温成皇后)的伯父张尧佐为三司使,赵祯便改命张尧佐为节度使,包拯愈加激烈地反对,带领七名言官与赵祯理论。

赵祯生气地说:“你们是想说张尧佐的事吗?节度使是个粗官,为什么还要争?”

言官唐介不客气回答道:“节度使,太祖(赵匡胤)、太宗(赵光义)都曾经做过,恐怕不是粗官。”

赵祯最终采纳了言官的建议。

他回到后宫后,对张氏说:“你只知道要宣徽使,你难道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吗?”

……

在位中期爆发第一次“宋夏战争”,经三年交战后,双方签订“庆历和议”。

期间,辽国趁机以重兵压境,逼迫宋廷增输岁币,史称“重熙增币”。

庆历三年(1043年),赵祯授范仲淹为参知政事,又擢拔欧阳修、余靖、王素和蔡襄为谏官(人称“四谏”),锐意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