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胭脂(1 / 2)

 贾政下朝出了宫门,因为还要去工部当值,所以就派了跟着他的随从赶紧回贾府报信。

贾家虽然是世代簪缨之家,武勋将门所在,但是自贾源贾演起,便倡导子弟读书。

概因,贾家在前朝本是书香门第。贾家世代曾经出过多名进士,贾源贾演的祖父,曾经在大周官至礼部尚书,差一点就能入阁的文臣巨擘。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位礼部尚书,卷入了当时的一桩冤案,导致贾家全族险些被诛灭。

后来虽然及时平反,但是老人家受不住冤屈,出狱不久就病死了。贾家也因此家道中落,直到贾源贾演辅佐太祖开国,才算是重振了家族。

尽管如此,贾源贾演戎马倥偬中也从来没有忽视过子女的教育。贾代善便被教育的文武双全,被称为华夏千年以降唯一可以媲美贞观时期军神李靖的神将。虽然是略显夸张,但是足以显示贾代善的文才。

贾代化更是弃武从文,虽然也曾经担过京营节度使的名头,实际从事的都是文臣的活计。

到了文字辈,虽然荣府没什么人,但是宁府的贾敬可是有着布衣宰相之称。

甚至于若不是太祖规定武勋不可任文职,贾家都曾希望自家成为文官家族。

这从贾母多次说贾家是书香门第,诗书传家就看得出来。

所以,如今贾琏成了文官,虽然是鸿胪寺,但是也足够贾家开心了。

本来刚刚吃了早饭的贾母闻知大喜,比当初贾琏立了大功把贾家重新带回亲贵之门还要高兴。

“好,好,大喜,丫头,赏。”贾母大笑着吩咐鸳鸯,不但阖府全都赏一年月钱,而且更吩咐摆酒。

“请姨太太来,中午吃酒,尽管吃,吃醉了也无妨。”

贾母的心情就是整个荣国府的心情,起码在内宅,只要贾母高兴大匠山冶子主持,不会有问题的。”

“找一个外人,还是个匠人主持这等大事,不合适吧!”王夫人又忍不住了,再一次跳了出来。

贾琏觉得都有些好笑,王夫人暗地里用的那些手段先不说,这三天两头就跳出来让自己打一次脸的习惯也真是有趣。

“那二叔母觉得应该怎么做?”贾琏今天心情不错,打算陪王夫人玩一玩。

“既然琏儿你事情多,不如就交给宝玉来总理就是。宝玉忙不过来的地方,我可以从王家找几个人来帮手。”

看到顿时变了脸色呵斥王夫人的贾政和脸色难看到了极点的贾母以及满脸尴尬的薛姨妈和薛宝钗。贾琏无奈得摇头笑了笑。

就连王熙凤都听不下去了,直接开怼:“二太太,这里是贾家,回来省亲的也是贾家的大小姐。贾家阂族上千人,不缺几个帮忙的。”

看到脸色阴沉了些的王夫人,贾琏给王熙凤竖了个大拇指,才又说:“二叔母,这个园子我本来就没兴趣插手,你如果不放心,要接回去,我欢迎。

只不过我已经往园子上面投入了三十万两银子,把这笔银子还我,我马上可以把园子交给宝玉,就算你从王家找人我也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