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理由(1 / 2)

 李全德捧了茶上来。</p>

景元帝笑着亲自将茶接过,放在荣昌太后手边,道,“儿子看敬之是个有大学问的,只做了驸马,倒是埋没了他的才能。”</p>

荣昌太后神情微变,刚要说话。</p>

景元帝又道,“朕往后还想重用他,若尚了秋阳,岂不叫大玥朝失了个肱股之臣?他二人的婚事,便作罢吧!”</p>

金口玉言,岂能随意改之?</p>

荣昌太后看了眼眼前的茶盏,随后慈霭一笑,“倒是哀家考虑不周了,皇帝的主意自然是好的。哀家就不打扰皇帝了。”</p>

说着,站了起来,景元帝跟着起身。</p>

荣昌太后又朝他看去,笑道,“你日理万机的,也当自己珍重身子。慈宁宫里有上回太子带回来的天山雪莲,哀家让人熬了给皇帝送来。你可不许再偷懒儿不喝了。”</p>

景元帝笑,“是,儿子一定喝。”</p>

荣昌太后放心地点点头,拉着景元帝的手走到门口,一边道,“太子眼看也快二十了,束冠之后,也该立妃了,你可有什么主意么?”</p>

景元帝笑,“还是要看他自己的意思。”倒是没有一丝透露。</p>

荣昌太后面容不变,笑着点头,“如此正好,秋猎过后眼看就入冬了,哀家想办个冬日宴,就请各家的姑娘们进宫来,先瞧一瞧,若是有合适的,再慢慢定下也不迟。”</p>

这个景元帝自然不会违背太后,“要叫太后辛苦了。”</p>

荣昌太后一笑,才又要说话。</p>

又听景元帝道,“也给敬之瞧一瞧,若有合适的,朕为他赐婚。”</p>

这便是将文敬之跟裴秋阳的最后一丝机会也给抹去了。</p>

荣昌太后一顿,朝景元帝看了眼,含笑点头,“行,哀家一定好好瞧瞧,到时候挑着好的,皇帝可不许推脱啊!”</p>

景元帝哈哈大笑,“那是自然!”</p>

提都没提文敬之受了杖刑和那两个内侍被杖毙的事儿。</p>

景元帝目送荣昌太后离去后,转脸,看向门边的方园。</p>

方园跟进殿内。</p>

就听景元帝的声音不见喜怒地沉沉道,“去查查,到底是谁在暗中谋害国师和秋阳的名声。”</p>

方园木肃面庞微微一变,抱拳躬身。</p>

“是。”</p>

……</p>

慈宁宫。</p>

荣昌太后回到宫内,就见文宇亭站在殿内,文敬之跪在他的脚边。</p>

满脸是汗,面色发白,嘴唇还在不停抖动。</p>

视线在他后背上停了停,随后轻叹气,在榻上坐下,问:“可找太医看过了?”</p>

文宇亭上前行礼,恭敬道,“回太后的话,多亏那行刑的公公是从前在慈宁宫里伺候过的,手下留了几分情面,伤得并不重,只是表面瞧着罢了,最多养个几天便能好了。”</p>

荣昌太后点点头,结果秀娟递来的帕子,摘了护甲,擦了擦手。</p>

文宇亭小心地觑了一眼,“那……皇上那边……”</p>

“让哀家给敬之另寻别人家的姑娘。”荣昌太后缓缓开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