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被吓尿的日军(2 / 2)

民国战神 钧申 0 字 2021-10-21

很多人都看得明白,这个时候的日本已经无法和中华民国抗衡了。

在大陆上和中华民国抗争只能说是找死而已。唯一的希望,就是联合美国海军,让海洋来阻挡中华民国,让日本能够不被清算,这样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想要得寸进尺的话,完全就是痴心妄想。

战后的日本,经济明显不行。

大量的军事订单没有了,日本工业增长速度放缓。另外商品市场方面,日本刚刚占据两年的外部商品市场,这个时候再度迎来了中华民国商品的冲击以及英国商品重返的冲击。

本来日本商品能占据那些市场,不过是因为英国陷入战争,没办法对那些殖民地输出商品,当时市场是被中华民国的商品占据的,日本的商品只是次等货,便宜又垃圾的代名词。

后来因为中英关系的恶化,这才让日本的商品有机可乘,那些英国殖民地的民众没办法选择,才买日本的商品。

现在英国的商品和中华民国的商品卷土从来,日本的商品自然是哪凉快带哪儿去,没日本什么事了。

加上日本资本对外投资的判断失误,很多商人在境外购买矿产后陷入严重的债务问题,使得日本经济如今更加快速的下滑。

好在这个时候日本还有造船业撑着,美国为了和后起的中华民国争夺全球远洋运输市场,但凡是能够造船的国家,都下了订单。

这个时候美国的造船比中华民国还要疯狂。

不过资本逐利为主,而中华民国中国民族财团在远洋运输业方面则是以战略布局为主,逐利为辅。

双方的立意就有所不同,也决定了高度的不同。

中华民国没有在全世界到处订购远洋商船,而是自己制造大吨位商船。商船排水量是世界上吨位最大的,运输成本也是世界最低的。

日本在美国这样的无脑造船下,造船业继续兴盛,成为了这个时候日本经济的支柱,这个支柱产业显然还能发展个几年。

不过越到后面,就越是后劲不足。

中华民国的那些大吨位商船的竞争优势很快就会显现出来了,美国的远洋商船将无法和中华民国的远洋商船争夺大宗商品的国际远洋运输。

而那些中小型商船的灵活运输方面,中华民国的远洋中小型商船的耗油量比较低,动力和油料所占的空间没那么大,可以运输更多的货物。重点的揽运方面,远洋运输公司则计划在世界各国建立信息站。

显然是要展开一场旷日持久的远洋运输市场争夺战了。

不过越到后面,中华民国的远洋运输就越有竞争力,毕竟竞争力摆在那里。美国当前就算是疯狂的制造远洋商船,也无法确保美国就能垄断世界远洋运输业。

这个时候的美国如果清醒一些的话,就应该放弃继续制造那些排水量吨位只有亿万多吨的大宗商品运输商船。

这些1万吨级的商船,怎么和中华民国排水量达到5万吨的大宗商品运输商船竞争?

在大宗商品的远洋运输上,美国已经输了。

日本的造船业也没有几年可以蹦跶的了,到时候除非是制造军舰,但是军费谁来出又是一个问题了。

日本政府当前为了重建海军和提升陆军战斗力,可是欠了一屁股的债了。

1919年8月,中华民国西北政府在日军没有任何撤退意向的情况下,直接宣布武力介入海参崴及外东北。

三十万西北国防军浩浩荡荡的开进了海参崴,以及外东北的城镇。

这下日军傻眼了。

这个时候的日军在俄国远东行政区非常分散,士兵驻地遍布各村。一旦遭受西北国防军的攻击,部队就会被直接大乱,到时候就会被西北国防军集中优势兵力一口一口的吃光。

不得已,日本政府只好命令日军向城镇集结。

这个时候沈凝云又命令西北国防军向重要的几个城镇集结,对其中一部分日军形成半合围的姿态。

日军这下又被吓尿了,只好再度集结兵力。从大量城镇中撤了出来。

半个月后,西北国防军与日军已经完全集中了起来,日军一路撤到了海参崴以北三十公里的地区,与西北国防军形成对峙的局面。

这个时候日本政府真的是骑虎难下了。

西北国防军方面,一门门重炮不断的往海参崴方向集结,天上还有成群的轰炸机群飞过,日本陆军不得不三天内连续发了五份请求撤退的电报给本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