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大流感爆发(2 / 2)

民国战神 钧申 0 字 2021-10-21

根据国会法案,中华民国应当立即成立海关检疫处和各省人口流通检疫环节。

很快中华民国国会宣布全国进入流感红色警报,首先在海关成立检疫程序,所有入境人员一律隔离观察五天。

同时各省建立防疫体系,对那些感冒的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并在各省进行春季卫生大扫除,清理各种垃圾。

另一方面,则向各省派遣中医指导人员,对各省中医用药进行指导。

此时的西北政府搞中医学徒制已经十八年了,一大批中医学徒已经出师了,这些中医血的全是六经辨证,涌现出了一大批的良医,对诸多疑难杂症、内部病症有极好的效果,外科方面则用西医。

这些中医应付一个流感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中华民国在美国大流感在全球爆发之前,就已经严正以待了,尽管海关的隔离观察带来了很多的不便,但是这样的措施却能够很好的过滤掉大部分入境感染源。

而那些漏掉的感染源进入中华民国后,则采取地方扑灭的手段,防止疫情进一步扩散。

在沿海省份,各医院根据西北政府和中央国会的要求,开始向民众宣传如何预防流感。而全国各省各单位、工厂,则开始向员工发放口罩、消毒水,并响应号召,展开春季卫生大扫除。

整个中华民国这一年开始进入了与流感的斗争当中。

此时的中华民国因为医疗经费预算较多,所以各省的医疗条件已经大为改善,其中西医已经在全国普及开来。

西北的医疗体系尽管是以中医为核心,但是西医的培养确实更加庞大。

西医是一种类似于工业制造的培养程序,可以批量进行培养,中医则属于需要个人天赋的培养,培养需要大量时间和精力。所以中医大量培养需要投入更多,见效时间也比较久。

所以沈凝云在西北建立医疗体系的时候,鉴于中医暂时没办法培养出大量人员,因此就先开始批量化培养西医。

经过十八年的培养,西北的西医批量化的被培养出来。

在中央改革之后,这些西医人才被派遣到了全国各地,弥补了医疗人员不足的问题。

中医因为是学徒制的,此时也开始走向批量化培养的路线,而且规模正在不断的扩大,沈凝云和沈进文当初定下的学徒制还是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在此时的西北治下各省,中医也明显要比西医受欢迎。因为这些学六经辨证的中医明显要比以前那些学习八纲辨证的中医药技术要高得多,八纲辨证治不好的病症,在六经辨证面前却可以治疗。

西北治下各省,老百姓碰上病痛,都会优先看中医。

特别是那些西北上流社会,更是基本不看西医,全是中医负责对他们进行诊断。

实际上这种现象在后世也是这样,后世的日本,穷人才吃西药,有钱人都是吃中药。而在中国,那些国家领导人不都是中医负责他们的调养什么的。

西医可以理解为是一种质量差的批量化生产人才,中医则是精英型医疗人才,但是难以批量生产。

但并不是不能进行批量的培养。

宋代成立医学院的做法就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宋代的国术可以说是中国历代的巅峰水平,对阴阳五气、八卦九宫的理论摸索得非常深入了,而后蒙古入侵屠杀了大量汉人,宋代的研究成果很多都失传了。

明清两代,则基本上是对宋代的东西进行修修补补,水平已经比不上宋代了。

宋代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文化成果,主要是宋代的教育比较发达,受教育人口众多,而且传统的教育,除了读四书五经,就是阴阳五行、易学这些实用性的理论知识。

因此西北也成立了医学院专门研究医理,理论研究是非常重要的。西医方面德国都有理论专家,中医本身就是靠系统的理论吃饭的,就更加需要了。

中医的学徒制规模此时也在如同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只是因为周期比较长,所以要滚到一定规模还需要不少时间。

但是这个雪球只要滚下去,就可以越滚越大。

中医的大量应用,此时也有了很大的效果,甚至是连癌症在西北都有治愈的可能。癌症这个东西自古就有,中医也有治疗癌症的办法。只是因为西医没办法治,所以才定义为绝症。

不过中医治疗癌症,只能说是有一定成功率。还的看病人元气是否充足,能不能再猛药之下挨过去。那些被西医化疗搞残的,中医显然是擦不了这个屁股。

西北治下各省因为没有滥用西药,加上营养条件的改善,老百姓的体质正在不断的提高。

中华民国这边如临大敌,对流感进行又是警报又是入境隔离检查,其他国家的媒体纷纷讥笑中华民国小题大做。

《美国华盛顿日报》报道称:“中国人被一个小小的感冒给吓到了!难以想象,有什么感冒会有那么大的威力。对此我们还找到了我们美国专家,我们美国专家表示,流感在春季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基本上年年都有,死亡率非常低,根本不需要小题大做。对于远东中国发出流感预警的情况,本报记者会进行跟踪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