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二章 开国六器之太清鼎(1 / 2)

万事如易 三月果 0 字 2021-10-20

 “要我说,有法儿能让你用全这六爻之术,不限于天资,你愿否与老夫做个交换?”</p>

</p>

余舒怎么也料不到,辛雅会抛出这样一个香甜的诱饵,她的心跳不争气地加剧,呼吸也急促了些,明知道天底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可还是忍不住被动摇了。</p>

六爻奇术,又叫做有求必应,所谓一问一卜,一卦一定,能否成卦,全凭根骨。</p>

就因为根骨天生,妄想更改,除非是重新投胎一次,所以她明明身怀这般奇学,却一直被她当做是一个鸡肋。</p>

坐拥宝山而不得,就是她如今的真实写照。</p>

“...辛大人有何见教,我先要听一听。”余舒暗暗提醒自己,切莫上了辛雅的套。</p>

辛雅扫过余舒谨慎的神情,问道:“莲房姑娘知道开国六器吗?”</p>

余舒前不久参与过圣祖祭日,作为捧器人,当然知道辛雅说的什么。</p>

“是一只罗盘,一把剑,一部书,一支尺,一座鼎,还有一柄如意。”</p>

相传三百年前,安武帝就是靠这六样异宝,在宁真皇后一干异士的辅佐之下,率奇兵,破天下,大一统。</p>

后来天下太平,宁真辞世,安武帝以六器殉葬她,至今埋藏在皇陵地宫中。</p>

他们在圣祖祭日上捧过的那些铜器,只是一套仿铸的铜模,并不是真家伙。</p>

辛雅点点头,道:“遥想我朝开立之初,圣祖凭借六器叱咤风云,无往不利,可惜宁真娘娘仙逝之后,六器就被镇在皇陵禁地,史料上不多记载,渐渐到后世,连具名都不得而知了,只道是书剑尺鼎罗盘如意。”</p>

余舒感兴趣地问道:“不然它们还有什么名字?”</p>

“惭愧,老夫也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辛雅摇摇头,看余舒面露失望,便一手转着核桃,一手指着那炭烧薰底,渐渐竖起一缕银烟的小青炉,道;</p>

“你道这是何物?”</p>

闻言,余舒盯住那小青炉,鼻翼翕动,便嗅到一股奇香,她忍不住闭了下眼睛,呼吸一口,但觉清爽无比,心肺舒畅。</p>

她轻轻打了一个激灵,睁开眼睛,看着那袅袅悬烟的小青炉,满是狐疑地说道:</p>

“辛大人莫同我说,这香炉就是六器之一。”</p>

别闹了,开国六器少说是几百年的古物了,这小青炉虽然不新,但至多是十几年的东西,这哪跟哪儿啊。</p>

您老要坑人也专业点儿啊。</p>

不忙解释,辛雅神秘一笑,道:“六器当中,有一鼎,相传以此鼎焚香,能豁达人之七窍,使刍狗通人性,愚人智长,智者寿长,此鼎,名号‘太清’。”</p>

太清鼎——这是余舒第一次听到六器其一的大名。</p>

然而不等她回味,辛雅紧接着便平地掷下一道惊雷:</p>

“你眼前这香炉,当然不会是太清鼎,不过它确是我辛家族人耗费数年之功,无数财力,参照着太清鼎打造出的一样伪器,虽不如真器通天,但是助你使用六爻,足矣。”</p>

“你若不信,大可以一试究竟,现在就卜一卦试试。”</p>

余舒握紧了一只拳头,不动声色地嗅着那奇特的香味儿,慢慢将手按到腰间,抠了随身不离的三枚卜钱。</p>

辛雅看她动作,笑眯眯道:“这样,老夫年事已高,两臂生痣,你不妨卜一卜,看我左手上有几颗痣,可行?”</p>

说着,他拉拢了左手衣袖,平置桌面上。</p>

余舒表面冷静,实则快要按捺不住跃跃欲试的心情,见辛雅如此提议,并无不妥之处,便点头道:</p>

“可行,只需辛大人相告,您今年高寿?”</p>

六爻问卜人事,总要依着一点当事人的命数才好起卦,是叫“爻眼”,若不知“爻眼”,就无所可卜。</p>

这痣乃人身上更生之物,随同年长,所以起卦需知年龄几何。</p>

“老夫现年五十有七。”</p>

余舒点头,这便搓了那三枚卜钱,几次呼吸摒除了杂念,默问所求,全神贯注掷起卦来。</p>

她每日必要为自爻卜,偶尔会问卜旁人,但十回有八回都是空卦,眼下问的小事,竟不费吹灰之力,便成了卦象!</p>

余舒舔了舔嘴唇,仔细盘算了爻数,很快就有了结果。</p>

“如何?”辛雅问。</p>

余舒抬起头,看着辛雅道:“冒犯辛大人,请你捋袖使我一见。”</p>

她没忙着说出卜数,就是防着辛雅做什么手脚。</p>

辛雅看出她这点心思,并不道破,一抬手便掀起袖口,露出左臂,先让她看了一侧,再看另一侧——</p>

那一只保养极佳的手臂上,肤底光滑,两颗黑痣,一上一下,尤为显眼。</p>

余舒的呼吸一窒,只觉心跳一下蹦到了嗓子眼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