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完西瓜,冲洗完泥巴。
苏亦跟沈明两人,跟随着钱咏文离开稻田,回到粮研所。
等他俩进入办公室后,钱咏文才开始跟他们谈论石峡稻遗迹的事情。
“当年,发掘除石峡稻遗迹后,考古队就拿出了t3中层灶坑和t2下层柱洞出土的两块红烧土标本分布送到中大跟我们单位检测。这事,你知道吧?”
苏亦点头,“看过相关检测报告,中大生物系给出鉴定结果,两块红烧土标本,确实含有部分炭化和未炭化的稻谷壳。”
这就很明确的给出结论,石峡遗址是有稻遗址的。
钱咏文说,“我们粮研所给出的检测报告,认为出土的谷壳粒形、大小及表面的纹理与现在我国栽培稻相同,属于oryzasatival种。”
oryzasatival是亚洲栽培稻的英译。
钱咏文说:“其实,石峡遗迹发掘的这些年,你们省博还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份炭化米粒标本,我一会去资料室帮你找一找,检测报告,应该还在,还有不少的图片。”
苏亦说,“这些资料,我都带过来了。”
钱咏文口中的炭化米粒标本,是由省博提供的石峡遗址探方47下层窖穴的炭化米粒标本。
有窖穴出土的米粒,也有混杂在窖穴泥土中的米粒标本,这些标本,省博方面都有存档。
苏亦把相关的照片跟资料都带过来。
然而,他有些东西看得不太明白,需要钱咏文帮忙讲解分析。
钱咏文笑,“看出来,小苏你的准备工作,还是很充分的。”
钱咏文拿出资料翻看之后,才慢慢给苏亦讲解。
“从外观看,大部分籽粒保存得非常完整,米粒形状轮廓清楚,表面的纹理和米沟深浅可以看见,大部分米胚已脱落,个别米粒还可以见米胚。全部米粒已经炭化。标本的米粒形状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籽粒教窄,长度约51-58毫米,阔度约25-29毫米,厚度17-21毫米,这类型与现今常为使用的籼稻品种非常相似。”
“另一种籽粒较阔,长度为49-53毫米,阔度30一-32毫米,厚度21-24毫米。它与南方粳稻品种粒形接近。可见当时的品种籽粒较短,从粒形看包括籼、粳两大类。”
“在这两类型之间,不同长、阔、厚度的米粒都有,反映当时品种比较混杂,纯度较差,人工栽培程度较为原始。”
说着,钱咏文就让助手帮忙拿来粮研所的研发出来的水稻品种给苏亦作对比。
说着,还顺带给苏亦科普一下水稻知识。
自然而然,就提到广东农科院的半矮秆水稻之父黄耀祥院士。
黄院士通过人工杂交育成的半矮秆高产籼稻品种——广场矮。
黄院士是中国矮秆水稻育种的先驱,从这个方面来说,对方跟袁老的禾下乘凉梦似乎大相径庭。
其实,不是。
上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增施肥料、小株密植等先进栽培技术得以普及与推广,然而传统高秆品种倒伏现象普遍发生,受中南沿海地区频繁台风暴雨影响,倒伏成为当时水稻高产的主要障碍。
所以矮化育种,广场矮的出现就成为世界水稻育种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而,恰好,黄耀祥就是跟丁颖教授的学生。
这就是一个传承。
在广东农科院,说到水稻,肯定是绕不开黄院士的。
钱咏文还说,“可惜你不是读农学的,不然,以后就可以读黄教授的研究生了。”
此刻的黄耀祥还没评上院士,甚至还没在农科院担任领导职务,不过已经被华农聘请为教授。
对此,苏亦笑了笑,“我还是合适学考古。”
沈明吐槽,“北大考古专业的研究生不合适学考古,谁合适?”
这时,钱咏文才真正惊讶了,“小伙子,深藏不露啊。”
之前苏亦都没有介绍自己跟北大的关系,主要是还没去报道,甚至录取通知书还没拿到手,名不正言不顺,不合适拉虎皮扯大旗,却不曾想自己北大研究生的身份又被曝光了。
苏亦也只好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情况。
钱咏文感慨,“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我还在下乡种地呢,不曾想,你现在已经开始作学术研究了。”
苏亦笑,“我现在也需要种地的,这不,刚才还跟钱老师你学插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