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回家完婚(上)(2 / 2)

匡扶后周 张建邦 0 字 2021-10-17

结婚可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刘庆义等人连忙埋怨董遵诲一番,马上回帐奉上自己那份厚厚的贺礼。大家知道郭威批准董遵诲可率领五百人南下,纷纷报名参加这队伍。反正如今又没有战事,正好去南方散散心,再说了现在大家身上都有不少赏钱,据说南方的小娘子很是水灵!</p>

刘庆义与董遵诲乃是生死之交、亲如兄弟,这次结婚之事他肯定不愿意缺席,可是如果刘庆义等人也跟着董遵诲回乡,那军中就没有主事之人,岂不是浪费了这段时间的辛苦训练与不计成本的伙食投入嘛!万一再有人来撬墙角,董遵诲岂不是追悔莫及?</p>

在董遵诲的反复劝说之下,刘庆义这才同意留在此处,替董遵诲训练部队。反正他现在也是孤家寡人,在京兆府过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董遵诲还将马德海留下,辅佐刘庆义训练部队,加强士兵们的枪术学习。</p>

十二月初八,董遵诲率领张逸、刘大庆、党进等五百人,押送着大批贺礼、红包离开了京兆府汉军大营,很快就来到了丹水渡口。在出示了郭威手书的命令之后,董遵诲征调了渡口处的十艘军船,沿丹水而下。</p>

一路上顺风顺水,船只行驶的速度很快。十二月十五日,船队到达襄州,受到了山南东道节度使留后安守忠的热烈欢迎。董遵诲率部在此休整一天,顺便又从襄州的库房里狠狠地捞了一笔贺礼。</p>

十二月十七日,董遵诲一行抵达了随州,他的结义兄弟杨光义和十五岁的弟弟董遵谟已经在城门处欢迎。董遵诲于是将部队交给杨光义,让他带着前往城中军营休整,自己与董遵谟一道回家。</p>

看着站在大门口微笑的董宗本,董遵诲突然发现父亲的头上居然有些花白。父亲不过是四十三岁,却操心于政事,更时时为自己在沙场上的安危而担心。父亲是宁折不弯的脾气,却为了自己低下头来求人,不仅多次给姑父冯道写信,还拜托他的旧日同僚对自己多多照顾。如果没有父亲在背后的默默照顾,自己怎么会在二十一岁就当上正六品的官员呢?!</p>

自转世以来,董遵诲对自己的母亲很快接受,对自己的父亲却一直敬而远之。如今看着消瘦了许多的父亲,董遵诲一下子就将自己在现代的父亲和眼前的董宗本重叠起来,他猛地往前冲了几步,跪倒在地:“儿子不孝,让父亲您担心了!”</p>

董宗本看着懂事的儿子,开怀大笑:“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快去拜见你的母亲,她这段日子老是念叨你,真有些烦人。对了,厨房里做了你喜欢的红烧鲤鱼,一会咱们爷俩喝两盅……”</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