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合影照(2 / 2)

疆爱无痕 伊语涤生 0 字 2021-10-15

这辆六成新的吉普车严重超载。

车子吃力地朝前驶去。

艾力目送着吉普车慢慢消失在眼睑。

马路对面,巴格达提拿着空盘子走过来,“艾力,热合买提(谢谢了,)帕劳贾克斯(抓饭很好吃。)”

艾力接过盘子,“阿达西(朋友),来子买都(不客气)。”

马路北边,骆川跟廖云提着四盒礼品走了过来。

年轻人骆川用维吾尔语跟两位老邻居规规矩矩地问候着,“亚克西嘛,(维吾尔语,好着嘛。)艾力叔,贾克斯嘛(哈萨克语,好着呢。)巴叔叔。”

艾力和巴格达提相继跟骆川握手问好。

巴格达提和艾力笑眯眯打量着羞涩的廖云。

廖云将手中的礼物分别递给艾力和巴格达提,随即,双手放在小腹处,欠身打招呼,“艾叔叔好,巴叔叔好。”

骆川指指俩人手中的礼物,笑道:“这是廖云买的砖茶和方块糖,一点心意。”

艾力和巴格达提用汉话异口同声感谢着,“谢谢。”

四人站在艾力家门口嘘寒问暖的。

艾力请骆川夫妇进屋喝奶茶。

骆川举着手中的另两份礼物,解释道:“阿孜来(一会就来),我们去马明叔家和林川叔家看看。”

艾力和巴格达提笑望着骆川、廖云的背影,一脸的羡慕。

巴格达提夸赞道:“骆川的羊缸子(婆娘)亚麻牌子(很好)。”

艾力也点头附和着,“牌子,牌子。”

廖云跟随骆川拜访了老邻居后,突然顿悟道:“骆川,你家跟周围的街坊四邻关系处的这么好,几家人照张相留个纪念吧!”

骆川觉得妻子的建议很好,赞同道:“你那照相机胶卷还能照几张?”

“前阵子照了大概十九张,可能还剩十六七张吧,够用。”廖云估算着。

骆川点头沉吟着,“我们这四家都是百年的老邻居了,还从未照过相呢。你去拿相机,我去告诉他们三家,背景就放在川疆百货。”

廖云蹦跳着朝家里跑去。

骆川来到艾力、巴格达提、小四川和马明家,通知老邻居们照个合影。

几年照不了一次相的邻居们听后,都开心地拾到着自己。

女孩子更是兴奋地尖叫。

艾力家,玛利亚取出阿布都许库给小女儿那孜古丽送的一条崭新的艾德莱斯长裙,“那孜古丽,穿上爱德来斯照相,亚麻漂亮。”

那孜古丽双手捧着滑溜溜的裙子,爱不释手。

她连忙跑到自己的房间换衣裳。

爱德来斯是新疆维吾尔族女性的一种传统服饰,是经扎染色彩的丝绸,它作为维吾尔族妇女最喜爱的土产丝绸,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它有别于在织好的布匹上进行蜡染或扎染的工序。

而是在经线上画图、捆扎染色、分线、整经,再上机器编织,制作工序复杂而古老,堪称“古丝绸之路上的活化石”。

按照传统的名目分为黑爱德来斯、红爱德来斯、黄爱德来斯、莎车式爱德来斯。

爱德来斯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图案细腻严谨,大多用翠绿、宝蓝、黄、青莲、桃花等颜色渲染而成。

新疆姑娘酷爱这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

漂亮的那孜古丽穿着翠绿色的爱德来斯走出屋子,惊艳了一家人。

当骆滨看见身穿爱德来斯长裙的那孜古丽,更似恶狼看到鲜嫩肥美的羊羔肉一般,发出摄人的光。

骆川是过来人,从弟弟饥渴缠绵的眼神看出点味道。

他抬脚狠狠朝骆滨屁股上踢了一脚,“快站好呀!你嫂子要拍照了。”

骆滨差点来个狗啃食。

他怏怏不乐地怨怼道:“有话好好说嘛。”

骆滨刻意慢吞吞地选择地方。

他见那孜古丽在廖云的招呼下,蹲在长辈的前面。

骆滨赶紧拉个垫背的,“小海,小溪,我们几个都蹲在前面吧。”

骆波一听也赶紧凑到前排右手边紧靠着表妹李溪。

李溪是李羽的外甥女,未发育的身子显得娇小玲珑,外貌颇为清秀,一看就是个美人坯子。

廖云没看出骆滨和骆波兄弟俩的小心思,指着长辈们的后排建议道:“老三、三十白、小海,你们个头太高,蹲在前面不好看,小溪、那孜古丽几个女孩蹲在前排。”

她话音刚落,手拿着数学课本的斯琴从远处跑来,“骆滨哥哥,我也照相。”

大家伙又听从廖云的指挥调整了位置。

廖云举着傻瓜照相机,对准几十个亲朋好友,将所有人框在焦距里,高声喊道:“千万别眨眼睛,我喊一二三,到三的时候,按快门。都注意了,一------二-------三!”

这张合影照一共有三排。

蹲在前排的是李溪、那孜古丽和小斯琴。

中间坐着一排大人,从左到右分别是小四川夫妇、艾力夫妇、骆峰夫妇、巴格达提夫妇和马明夫妇。

后排站着几个晚辈,按照个头高矮排列。

个头最高的骆波站在中间,他右边是骆滨、骆川、李海、江道勒提,左手站的艾合买提、尤努斯、伊力米努尔、胡西旦。

骆川替换廖云又拍了一张。

骆滨见状,嚷嚷道:“大哥,我来拍一张,你跟大嫂站在一起,每次把你俩分开,搞得我多没眼力劲。”

众人被骆滨的俏皮话逗得哈哈大笑。

骆滨拿着照相机,学着廖云的样子指挥着大家。

被框在相机里的人们配合着笑眯眯看着镜头,这几张街坊四邻的合影照定格在小小的方框里,成为永久的纪念。

拍完照,骆川对着老邻居们说道:“我们回西域市,就去照相馆冲洗出来,冲洗五张吧,一家一张,家家有份。”

骆峰环顾众人,遗憾道:“这是咱老艾、老巴、老马、小四川、我老骆家第一次照合影,可惜呀,老巴家的两个女儿、小儿子阿曼太、我家的骆江、老马家的几个娃、小四川的娃都没在。”

廖云笑答:“爸,没事,下次我再来给大家照一张合影。”

说说笑笑图个热闹。

廖云没想到,自己随口说的第二张合影照竟然是在30多年后。

这几家老邻居早已物是人非。

不久,当几家人拿上合影后,细心的人会发现,骆滨并没看镜头,他的双眼黏在前面的那孜古丽的位置。

而骆波的视线则投向了前排李茗溪的方向。

阿勒玛勒村虽是个城乡结合部,可是像样的照相馆没一家。

这里的村民照个相,要坐老牛车或马车先到沙枣树乡客运站,搭乘班车去西域县照相馆照相。

一路上要倒好几回车,村民们也都嫌麻烦,不愿跑大老远照相。

这张照片也是骆家的第一张合影。

李羽拿着照片仔细端详着后排最右边的长子骆川,纷乱的思绪飞到远方。

专注的她连骆峰连着喊她两声都没察觉。

20多年的夫妻,骆峰早已习惯了经常发呆的妻子。

他见妻子手中拿着照片直勾勾地看着,笑着躺在妻子床边,从李羽手中抽过照片,指着后排最中间的骆波说,“老婆子,瞧见没,这三十白一看就是维吾尔族的娃。”

李羽回过神来,强装笑脸道:“嗯,不过,身上的气质像咱老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