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回娘家(加更两章合一求粉红订阅)(1 / 2)

清鸳 影留香 0 字 2021-10-14

 本来在这种大雪天,若是以往晴鸢都会免了她们的请安,但今日是武氏进门的第一天,规矩不可免,也只能勉强她们前来了。</p>

果然,当宋氏和李氏进门,一眼便看到跟晴鸢并坐的胤禛,两人顿时脸色一变,对视了一眼,却已经是心中巨震。</p>

“奴婢给嫡福晋请安,给爷请安。”短暂的愣怔之后,李氏当下盈盈下跪,随即宋氏也回过神来,依葫芦画瓢。</p>

晴鸢微微弯了弯唇角,声音不高不低,平淡地说道:“两位妹妹都起来吧,坐。”</p>

宋、李二人于是站起身来,坐到一旁给她们设好的绣墩上。也许是太过震惊了吧,李氏低垂着眼帘,看不出脸上的神色,不复平日的镇定自若,宋氏则仍旧还有些心不在焉,不停地默默拿眼去瞧上座的胤禛和晴鸢。</p>

新人进门的第一天早上,胤禛没有跟新人在一起,却破例跟晴鸢一起出现在她们请安的场合,这是在暗示些什么吗?</p>

晴鸢眼神有些复杂地瞧了瞧胤禛,他坐在自己身边,却仿佛什么都没发现似的,一脸的淡然,默不作声地喝着茶。</p>

她的心中波涛翻滚,看见武氏柔若扶柳地走了过来,然后在自己面前盈盈下跪,嘴里说道:“奴婢给爷请安,给嫡福晋请安。爷吉祥,嫡福晋吉祥。”</p>

旁边自有丫鬟递过来一杯茶,她接了,毕恭毕敬地高举过头顶,敬给晴鸢。</p>

晴鸢仔细打量着她。只见这位御赐的格格身穿一件粉色提花绸缎长袄,黑色花边如意滚,老玉石扣。外罩一件花卉圆摆背心,头上简简单单地只戴了一套珊瑚头面首饰,手上一对白玉手镯衬托着纤纤皓腕,眉眼清秀细致,五官小巧灵毓,虽不是什么倾国倾城的美人,却也是个秀气玲珑的小家碧玉,看上去自有一股我见尤怜的清爽气质,很有些令男人着迷的特质。</p>

下意识瞟了一眼身旁的胤禛。看来德妃为了她这个儿子也算是不遗余力了,竟然能找到这么个既不十分出挑,又有几分姿色的女人,既不会让胤禛面对着太过平凡的女人索然无味,也不会因为妾室太过美丽而搅得后宅不宁。</p>

抿嘴微微一笑,她接过了武氏的敬茶,抿了一口算是全了礼,笑着说道:“妹妹请起,坐吧。”</p>

</p>

自有丫鬟将武氏扶了起来,坐到宋氏的对面。晴鸢又将宋氏和李氏介绍给她认识了,李氏照规矩给她行了礼,她也回了个半礼,这才互相坐定。</p>

晴鸢看着她们,笑着说道:“今儿个天气不好,却还要劳动几位妹妹过来请安,我真是心有不安。不过今儿个乃是武妹妹第一次跟咱们姐妹见面,却也是断断不可失了礼数的。”说完,不等众人反应,又看着武氏道,“妹妹既然已经进了咱们四贝勒府,就是我们的姐妹了。今后我们当相亲相爱,一同尽心尽力,好生服侍贝勒爷才是。”</p>

武氏唯唯诺诺地应了,说了声:“还请嫡福晋多多教导。”</p>

当着胤禛的面儿,许多话都不好说,宋氏瞧了他一眼,笑着说道:“都说德妃娘娘和嫡福晋是最有眼色的人,奴婢今儿个算是知道了。您瞧这武格格,如此钟秀灵毓的一个美人儿,也亏她们能够从那么多的秀女里面选出来,贝勒爷是个有福的人,也恩惠了奴婢等,有这样的妹妹作伴,不知有多开心呢!”</p>

且不说这话里有几份真心,可这番话却将德妃、胤禛、晴鸢和武氏全都捧了一遍,单这份说话的水平,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p>

晴鸢看了她一眼,微微笑着说道:“宋妹妹说的是。以后咱们姐妹的队伍会越来越大,只有和睦相处、互相体谅扶持,才能够保持家宅安宁,贝勒爷在外才能够放心,咱们四贝勒府才能兴旺。您说可是这个理儿,爷?”她问向一旁的胤禛。</p>

胤禛眉头微皱,“嗯”了一声算是回答。</p>

晴鸢又说了些其他语带双关的话,在胤禛的面前,就算是有心要给武氏一个下马威,却也有好些训斥的话不能直接说出口。照此看来,胤禛特意跟她一起来接受武氏的敬茶,到底是在为谁撑腰呢?</p>

看着这天寒地冻的,她也没什么说话的兴致,便让她们都各自回去了。</p>

三人告辞了胤禛和晴鸢,依次走出来,除了晴鸢的院子,宋氏便拉着武氏的手笑道:“妹妹初来乍到,若是有什么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尽管来找我,我能帮的绝不会推辞。”</p>

武氏拘谨地笑着,微微躬身道:“多谢姐姐照顾,今后还要请宋姐姐、李妹妹多加提携了。”</p>

李氏急忙谦让,道:“怎敢当姐姐的‘提携’二字?奴婢不过是个卑微的人,只有请姐姐多多关照的份,还指望着姐姐多多指点呢!”</p>

武氏却笑道:“妹妹比我进府早,知道的也比我多,可不就是‘提携’么?这是我的小小心意,还望宋姐姐、李妹妹不要嫌弃。”说着,便让贴身丫鬟兰络分别给两人递上两个荷包,做工精美、小巧细致,倒是看得宋、李二人眼前一亮。</p>

宋氏笑道:“自家姐妹,何必这么客气呢?正巧昨日我绣了一幅手绢儿,回头给你送过去,妹妹可不要嫌弃。”</p>

李氏也谢过,笑道:“姐姐的手真巧。妹妹可没有那么好的绣工,回头帮姐姐做双鞋吧,还望姐姐不要在意。”</p>

三人说说笑笑,一起向外走去,倒是一副姐妹相得、和乐融融的场景。</p>

武氏回到房里,解下披风,接过兰络手中的热茶喝了几口,坐到热乎乎的炕上,这才觉得浑身暖了过来。靠着炕桌,她端着茶杯便陷入了沉思。</p>

今儿个一大早胤禛就走了,她便猜到他是去了晴鸢那里。早就听说他对正室宠爱有加,会有这样的行为并没出乎她的意料,然而有些意外的是他竟然会陪着晴鸢见她们,他的此举何意?是在暗示她们些什么吗?</p>

却说晴鸢目送着她们离开,便抿嘴笑了起来,说道:“宋妹妹说得对,爷倒真是个有福气的人,能够找到这么个解语花,以后日子可不会寂寞了。”</p>

胤禛面无表情,幽深的眼神看着她,半晌,说道:“今儿个无需上差,你陪我练练字吧。”</p>

晴鸢有些讶异,他以前可从不曾有过这样的要求。不过既然他说了,她自然是从善如流,应了一声,便不再多想,跟着他去了书房。</p>

且不论武氏进门给胤禛的妻妾们带来了怎样的影响,新年的脚步还是急匆匆接近了。过了腊八之后其实晴鸢就已经忙起来了,如今终于把武氏迎进了门,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她便全心全意投入到新年的准备中。</p>

转眼就来到了大年三十,吃过了年夜饭,胤禛循例在晴鸢房中守岁,然后天不亮便进了宫。晴鸢也是一大早就进入了宫中朝贺,折腾了一天之后,回到家匆匆吃了两口饭就歇着了,反倒是宋氏三人份位太低,轮不到她们做什么,落得轻松。</p>

大年初二,是女儿回娘家的日子。照理说胤禛应当陪着她回去的,但临出门前,却有宫里的太监来宣旨,康熙传他进宫。他不由得愕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