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大青湾事件(一)(2 / 2)

红旗 浪子刀 0 字 2021-10-14

对方更是张扬的说道:“我是县委调查组的曹大川,你告诉徐保山,我听说你们公社工交科的办事员杨少宗已经回来了,不要狡辩,已经有人和我们汇报了,赶快让他过来接受调查组的审查。”</p>

杨少宗挺平静的答道:“我就是杨少宗,组织上打算在哪里审查我,我现在就过去接受组织的调查!”</p>

“……!”</p>

身为淮西县副县长的曹大川不由得一怔,还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p>

顿了顿,他道:“公社招待所!”</p>

说完,他就将电话给挂了。</p>

杨少宗也将电话缓缓放下,和徐保山、宋社长道:“书记,社长,我现在就去招待所了,您两位放心,我心里有数的!”</p>

徐保山和宋长明微微点头,什么话都没有继续说下去。</p>

其实,他们心里也明白杨少宗现在回不回来接受调查已经不重要了,局面都在县委调查组的控制中,包括朱宝宜、唐孚在内的一批软骨头都“老实”交代了各种问题。</p>

明着是在调查大鱼沟湾事件,县委调查组将很多大队队长、书记喊过去,当面逼着这些人表态撤社建乡,逼他们在县委和公社之间做一个选择,要么跟着中央和县委走,要么跟着即将退休的徐保山一条道走到黑。抗着中央号召改革的大旗,县委调查组是逐个干部的敲打,情况早已超出了徐保山和宋长明最初的预估。</p>

旗山公社的招待所就在管委会大院里,从机关办公楼走过去不过几十步远,杨少宗很快就走到了那里。</p>

因为原先的村斗事件确实是有点严重,县公安局都派了刑警支队过来,几个警员就在门口守着,坐在那里抽烟闲谈。</p>

听说他就是杨少宗,很快就有人将他领到走廊西侧的一间办公室里,这里原先是招待所的会计室,现在成了县委调查组临时的审问地点。</p>

空荡荡的办公室里只有一张办公桌,前面有一张空置着的椅子,后面有三张椅子,分别坐着三个人,中间的那个人恰恰就是杨少宗再熟悉不过的郭右宾。</p>

郭右宾是谁?</p>

这个人很厉害,想当年也是造反派,结果却提前一步抽身搞起了右倾大翻案,政治嗅觉之敏锐,让你不服都得服。</p>

都说造反派没文化,郭右宾恰恰是个知识分子,最初是淮海地委政策研究办公室出身,曾给彭耀南做过几年的秘书,毕业于国内第一流的文科大学,写了一手好文章,厉害的是书法国画造诣也很高。</p>

他做副省长的时候,曾经有人倒卖他的字画,一幅两万多块。</p>

郭右宾今年只有三十七岁,属于白净消瘦的斯文类型,眉毛不黑,但很长,戴着一副黑框的近视眼镜,眼帘低垂着,像是在静静的思索着,鼻梁不高,属于典型的小鹰钩鼻,双唇很薄,色黯。</p>

他手里端着白色搪瓷茶杯,不时吹了吹里面的茶水,鼓起一层热气,而他似乎也很享受这个过程,仿佛人生中最宁静惬意的时光便在这一秒间。</p>

坐在郭右宾右侧的就是副县长曹大川,左侧的是公安局的领导同志,四十多岁,神色威严的负责记录工作。</p>

淮西县的公安局,后来基本就是一群流氓组成的业余团队,专门用来镇压地方农民闹事。</p>

“你坐下!”</p>

果然是那公安干部先发话,腔调非常狠,像是要给人一个下马威。</p>

杨少宗就这么坐下来,他无所畏惧的直视着前方,看着对手,较量是无所不再的,从生到死,他们都在较量着,看起来不是一个级别,但正义和邪恶是不因身份而有高低的。</p>

公安干部首先发问道:“你就是新调回旗山公社工作的杨少宗?”</p>

杨少宗道:“是的!”</p>

公安干部续和杨少宗问道:“听说你们公社的责任工分制度管理条例是你起草的?”</p>

杨少宗道:“是的!”</p>

公安干部又问道:“从哪里抄的?”</p>

杨少宗道:“我自己写的!”</p>

公安干部似乎是很高明的一瞬间洞穿了杨少宗的谎言,冷哼道:“你写的,你骗谁呢?就凭你一个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能够写出这样的条例,是不是宋长明写的草稿,你只负责一个校对?”</p>

杨少宗不卑不亢的答道:“人民出版社66年版马原78页,7章29节,你随便抽个问题咱们对一对,党中央1962年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订案十章六十细则,你随便抽个问问,问一问不就知道我有没有这个水平自己写了吗?”</p>

就这一句话,郭右宾忽然抬起了眼帘。</p>

这番话,他很多年前也说过,别人果然问了,他也一一回答了,所以他一毕业就被选入地委的政策研究办公室,从此拉开了他的舞台大幕。</p>

“你不要和我在这里绕圈子,我告诉你……!”公安干部非常愤怒,可他还没有咆哮完,郭右宾就微微的轻咳一声,制止了干部的作戏。</p>

郭右宾很清楚,有种敢像他和眼前这个年轻人一样说话的人,肯定都是很有点分寸的,没有把握的话是不会说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