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1 / 2)

清朝旧事 晴姑娘 0 字 2021-10-14

 “这,那就这样吧!地契我先收着,若是以后这地确实值得那个价值,我就留下,若是不值,自然就归了你们侧福晋。”十三福晋想了一下后说道。她是个爽快的人,更不愿意在这钱财上磨磨唧唧,胤禛对他们府里的态度毋庸置疑,再说玉珠也是一番好意,不愿占自己的便宜。这样一来,自己就更加不能占人家的便宜了。反正地契在自己手里,若是不值的话,到时候有的是办法给出去。</p>

不过,每年三万六千两,兆佳氏还是无法想象。胤禛现在是亲王爵位,每年的俸禄是一万两银子,自己不过是靠着这几块地,每年就拿着比亲王俸禄还要多好几倍的银子,这要是十三阿哥知道了,也不知道是何等滋味了。就算他没被圈禁的时候,每年的俸禄却也只有几百两。这样的一个大馅饼砸在兆佳氏的头上,也让她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思绪了。</p>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钱多了,怎么花就成了问题。</p>

府里的那些女人并不知道这件事情,这合作也并不是两府之间的合作,而是两个女人私下里的。兆佳氏并不认为玉珠会把这个钱充公,交给乌赫纳喇氏来掌管,四阿哥自然也不会这么做。那自己也应该不需要让府里的那些女人分一杯羹吧!反正自己也是按着份子,不会短了她们的。大不了平日的赏赐多些就是了。</p>

并不是兆佳氏她不大方,也不是她没钱,而是她并不想让那些女人手里有钱。现在府里的人心好不容易安定下来,大家都接受了这个现实,日夜盼着皇上什么时候能开恩,把十三阿哥放出来。现在十三阿哥的府里经不起任何的风雨。</p>

要是让那些女人知道了自己手里有这么大的进项,只怕眼红不说,府里的风浪就压不下去了。玉珠倒是不会想到这些,谁让在现代的时候,她压根就没长这根弦呢!自己的钱,分给穷人那叫慈善,分给自己丈夫的女人,那叫伪善。</p>

至于兆佳氏那里,她就管不着了。反正两人的合作并不包括如何帮组对方使用红利。</p>

既然已经确定要开始动工,就不拖泥带水,几个人分头行动,玉珠派出人手去重新装潢兆佳氏的几个店面,胤禛则负责去康熙那里说服他当他们的保护伞,这当然只是潜台词,台面上则是说为大清百姓谋福利啦,劫富济贫啦等等等等。</p>

“爷,要不然还是我寻个时候进宫去好了。”玉珠忍不住开口说了出来。</p>

她对于胤禛的自告奋勇非常不解。就算她是皇上的亲儿子,而且是出于帮助自己,帮助十三阿哥的考量,可也要量力而为啊!</p>

玉珠的话得到了胤禛的冷眼一枚。可谁让他平日里好话说不出来几句,讽刺人倒是比谁都利落呢!</p>

“不识好歹。”</p>

玉珠的所有担忧,疑惑,不解,只得到了这四个字,心里恨恨的想,果然没说错,冷嘲热讽,谁也比不过这位爷。</p>

好在康熙也不是傻的,有人给自己送钱,自然是没有不要的道理,让四阿哥的言辞能力无法得到证明。</p>

银行之事被搬到了朝堂之上,四阿哥等人的行为成了奉旨经商,九阿哥眼红之下,撺掇着八阿哥党的人满朝喊着与民争利,万万不可,被四阿哥一句,多存多领,少存少领打发走了。</p>

这下玉珠等人等于是持证上岗。因为满朝文武,达官显贵都得到了消息,所以就冲着康熙的面子,此事开展起来也是十分的顺利,接着朝廷的名头和红利的诱惑,很快就吸引到了众人的目光。一些人开始尝试着存钱,借钱,见的确是按照之前说好的那样,该给多少给多少,一下子,一传十,十传百。没用几天,皇家银行的名头就打响了。</p>

这名字本不被玉珠所喜,可谁让后面沾上了皇上的名头,而且还放到朝会上争论过,而且什么东西一旦打上了皇家的旗号,就似乎更有权威,更有说服性。</p>

康熙五十年四月二十二日,行辕自北京启跸,上奉皇太后同行,皇太子胤礽、皇五子胤祺、皇旗子胤佑、皇八子胤禩、皇十二子胤祹、皇十四子胤祯、皇十五子胤禑、皇十六子胤禄、皇十七子胤礼随驾。行车十日,一行人抵达热河行宫。</p>

满族及历史上的女真人素以北温带山地丘陵为生活区,长期形成“夏居山林”、“秋采山珍”之习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