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德妃(1 / 2)

清朝旧事 晴姑娘 0 字 2021-10-14

 “太后,”康亲王福晋捂嘴惊呼。</p>

玉珠也吓了一跳,刚才气氛还好好的,怎么会突然说起这个,听康亲王福晋说,这位老太太从不插手朝政,更没听说和哪个大臣家里又牵扯,今天这么一问是想要追究还是纯属好奇?阿玛不是说已经和皇上已经说过不追究了吗?</p>

玉珠带着满头雾水,却不妨碍她再次跪下,:“回太后,奴婢不敢,”</p>

玉珠心里悲哀,这才现代再普通不过的一句话,居然造成自己给人连连下跪的原因。</p>

“怎么,难不成不是你吗?”太后的眉头有些皱起来了,也不理康亲王福晋焦急的样子,盯着玉珠问道。</p>

“回太后,是奴婢。”玉珠心里咬牙,明明大家都知道的事,还要问自己。</p>

“你可知道,因为你的原因,德妃已经跑我这里来闹了好几场了?”</p>

德妃,这个名字可是如雷贯耳。</p>

玉珠分不清,太后到底是因为自己说了十四阿哥那句话生气,还是因为德妃屡屡来找她老人家讨说法而厌烦,只不过一切都起因于自己说了十四阿哥一句大不敬的话。</p>

玉珠无法,只得说道:“奴婢理应给十四阿哥道歉,只是当时情况太突然,所以,,,更没想到会因此惊扰了太后,让太后因奴婢操劳,是奴婢的不孝,奴婢请太后责罚。”</p>

该来的总是躲不掉,朝廷和**虽然从不曾分开,但也从不曾融为一体,康熙说的不追究并不意味着可以让所有人放下这件事,至少德妃是真的不能。</p>

要说这德妃也是一个奇葩了。前前后后一共为康熙生了三子三女,这对出身为满洲镶蓝旗包衣,身份低微的宫女来说,也实在是不可思议了。</p>

她因在康熙十七年剩下四阿哥胤禛,与十八年受封德嫔,又在十九年剩下皇六子胤祚,于二十年被封为德妃。</p>

要说这德妃也是个死心眼的,剩下了皇四子胤禛之后,康熙一道旨意,把他交给当时的皇后佟佳氏抚养。</p>

清朝的时候,大部分的宫妃都不能抚养自己的儿子,只是像德妃反应这么激烈的倒真是不多,儿子被抱走了吧,人家自己争气,又生了一个。</p>

这个倒是没有再被康熙交给别人,可也许是因为升到四妃之一的缘故,德妃再也没有之前的小心翼翼了。</p>

有皇六子的时候,她可着劲的疼,皇六子没了,她又改疼老十四。</p>

佟皇后去的早,那个时候胤禛才十一岁,按说也算是母子团圆,可十一岁的孩子就只能站在殿外,孤零零的看着自己的亲生额娘抱着个小娃在怀里疼宠着,哄着。</p>

要知道,胤禛不仅仅是养在佟皇后身边的,他还是被养在康熙身边的。德妃这种行为除了给已去的皇后上眼药之外,同时还散发着对康熙的不满。当然,这是不是德妃的目的无人知道,但当时她肯定不满康熙的这种行为是一定的。</p>

只是,到底她对于胤祯的疼宠是出于真心,还是为了刺激别人,又或者两者都有?</p>

玉珠心想,只怕这恰恰还是德妃争宠的手段,让康熙永远记得,他夺走了她的一个儿子,那么她就不要这个儿子,转而更加的疼爱其他的儿子了。</p>

可康熙是谁,在他的认知力,能够让把孩子交给当朝皇后抚养,那就是天大的恩典了,因为这个,胤禛有了半个嫡子的名头,身份尊贵,摆脱了母妃出身低贱的尴尬,看看康熙对八阿哥的态度就知道,这其中的关键了。</p>

母凭子贵,子凭母贵。德妃也因此越来越见不得老十四的不好,更听不得别人说老十四的不好,所以德妃会闹僵起来,一点也没出乎玉珠的意料,只不过,她没想到太后会因此特意问到自己。</p>

太后抚着茶碗,轻轻的吹着上面的沫子,按说这个事都已经过去了,可她一下没忍住就问了出来,罚也罚不得,打也打不得,因为皇帝都发话揭过了。</p>

正愁不知道该怎么下台好,突然想到:“这样也好,我这就叫老十四过来,你当面给他陪个罪,你放心,在我这,他必不会难为你,只是,这事可是仅此一次,你要记得,皇室的尊严是不容侵犯的,这次是皇帝念你年纪小,不懂事,所以才轻轻放下了,要是再犯,可要两罪并罚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