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 问霸王谁是霸王(十一)(2 / 2)

代汉 傅戍己 0 字 2021-10-13

行至江北亭西五里外,忽有斥候来报:“启禀都尉,棠水河以西出现异状,有两名斥候超期未归。”</p>

董袭停马问道:“其他人呢?”</p>

斥候答道:“其他斥候都安然归来,不过打探来一个消息:因为广陵太守陈登后撤射阳县,堂邑县令宣布堂邑县暂时归并巢湖盟军管辖,并组织当地乡民向建阳县北部避难。另外,棠水河西侧的江北亭,也是人去楼空,不知是巢湖兵主动后退,还是他们见势不妙逃散归乡。有堂邑县兵通风报信,巢湖恐怕已经得到我军攻占江都县的消息。”</p>

董袭浑不在意:“两条腿跑不过四条腿,我们又不是骑兵哪能做到真正千里偷袭?巢湖得到消息又如何,别忘了巢湖也没有多少骑兵,及时得到消息也得慢慢调兵遣将。我们能赶在巢湖兵回援之前攻至阜陵县就是胜利。继续向前进军,准备渡河!失踪的那两名斥候,派人去找他们,活要见人死要见尸。”</p>

董袭身边一名部属问道:“斥候失踪的事是不是通报一下韩校尉(韩当)?”</p>

董袭斜瞥此人,淡然反驳:“斥候有临机专断之权,逾期不归是常有的事。你跟随韩校尉时,是不是每次斥候逾期不归都通报给讨逆将军(孙策)?”</p>

部属当即闭嘴不言。</p>

董袭想了想又对该部属说道:“江北亭是吧,渡河后我们在江北亭歇息一晚,一则等等韩校尉,二则将衣服烘烤干净。棠水河连接长江,届时你率兵征调几艘民船,顺河向下,返回江都县,将我们一路见闻禀告给将军。”</p>

“是!”部属默然回答。</p>

于是董袭部继续进军,并且即时渡河入驻江北亭。</p>

建安四年十月初六日午时末,董袭部一边准备午饭,一边搭建竹桥渡河。然而就在董袭渡河一半时,巢湖兵突然从四面八方攻来……两万巢湖兵以逸待劳,四面围攻饥饿困乏、队形混乱的两千江东兵,董袭哪有还手之力?遥望巢湖漫山遍野攻来,董袭等江东兵部将登时心头一跳,暗叫一声不好:“巢湖兵主力不是尽在庐江郡、濡须河口、历阳渡口吗?这里怎么会有这么多巢湖兵,看那旗帜,最少也有八千人吧?”</p>

天时地利人和,统统不在董袭一方。</p>

一位部将尽管一脸不甘心,还是向董袭谏言:“都尉,要不我们退吧?”</p>

“退?渡河的一千人怎么退?”未等董袭开口,又有一位部将开口反对。</p>

“不退也得退,再不退我们河这边近千人也要陪葬!”</p>

“不如顺着棠水河向下走,绕过一圈与韩校尉汇合。”</p>

……</p>

董袭长吸一口气,示意众部将停止议论:“我们中计了,巢湖兵太狡猾了,他们显然很早布局这里,就等我们上钩。退是不行的,越是想退巢湖兵追的越紧,为今之计,我们只有背水一战,与一路巢湖兵拼个你死我活。”</p>

董袭目光坚毅:“传我军令,继续渡河,能渡河多少人就渡河多少人,全部向西给我冲阵!”</p>

继续渡河,向西冲?</p>

众部将目光一时全部聚焦董袭:不带这么玩吧,被人四面包围了,还要朝着人家大本营冲?</p>

董袭拔剑出鞘,朗声说道:“向西冲,我们活路只有这一条。巢湖一郡之地哪来那么多强兵?必然是巢湖强行征集无数民夫,拎起刀剑迷惑我军,历阳、濡须河口布防的是精锐,这里伏击我们的怎么可能还是精锐?”</p>

“道远险狭,譬如两鼠斗于穴中,唯有勇者能胜。”</p>

“我董袭受命攻贼,焉能未战先怯。谕令全军,向西冲锋,一伍退斩什长,一什退斩队正,一队退斩屯长……”</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