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 只手遮天,将世界左右(十八)(2 / 2)

代汉 傅戍己 0 字 2021-10-13

“有一句话说,‘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更有一句话说,‘万年太久,只争朝夕’。我敢用公瑾,自然是疑人不用;公瑾若能出仕,我自然亦当用人不疑。有我信任公瑾,公瑾又何惧巢湖其他些许闲言碎语!《战国策》载:魏文侯使乐羊率军征讨中山,乐羊前期示敌以弱,缓军不攻,致使魏国朝野喧哗,无数文臣武将上奏魏文侯,诬陷乐羊以私损公,重私情轻国利,状纸足足积攒数箱,然则魏文侯坚持本心,拒绝阵前换将,最终迎来中山大捷。魏文侯能信乐羊,我萧言为何信不得公瑾?巢湖地处群雄之间,四面皆敌,正是急需用人之际,公瑾此时不来,更待何时?”萧言说。</p>

魏文侯其人,在后世地位并不高,但他无疑深深影响中华文明。</p>

其一,魏文侯大胆提拔庶民寒族,武如吴起、乐羊,文如西门豹、李悝,用以取代腐朽贵族。魏文侯之后,掀起改革秦国浪潮的商鞅,自幼慕学吴起、李悝,甚至商鞅游说秦孝公时,还特意携带不少李悝名作。商鞅变法,其内容以魏文侯变法为蓝本,并进一步发展;而秦国之所以变法强国,原因亦是受到魏国不断压迫。秦国强国之路,源头可追踪到魏文侯。</p>

其二,魏文侯拜师子夏,设教西河,大幅度提高儒学地位。子夏,其人为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子夏任教魏国时间不长,但是子夏的一票弟子,诸如公羊高、谷梁赤之辈,却得以在魏国绵延长存。儒学根基有春秋三传之说,分别是指《公羊春秋》《谷梁春秋》《左氏春秋》,而《公羊春秋》的作者是公羊高,《谷梁春秋》的作者是谷梁赤。也即是说,春秋三传,其中两传出于子夏的弟子,无怪汉朝人如此评价儒学:“子夏在西河,疑似圣人”“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自子夏”。</p>

后世共和年间,因十年反孔造成的思维定势,许多人嘲讽儒学于战国无用,靠嘴炮发家,但事实呢?儒学初始之盛,不在孔子,而在子夏。自魏文侯拜师子夏,设教西河,西河儒学学派迸发无穷力量,不但将秦国打的哭爹叫娘,更连续击败齐、楚老牌强国,使三家分晋之后的赵、韩、魏三国,最终霸占战国七雄三家名额。正是有魏武卒百战诸侯威名庇佑,儒家各类学派才如杂草似的疯狂发展起来,传承不绝。若是世间没有魏文侯拜师子夏,儒学灭绝于战国诸子百家之间,也未必没有可能。</p>

由于东汉奉行《公羊春秋》,公羊派儒学传承于子夏一脉,所以无论子夏,还是魏文侯,在汉朝皆有超高名望,不比于后世。萧言此时提及魏文侯,亦是间接吐露心志,向周瑜再次强调:当世需要魏文侯变革,当世需要商鞅变法,类如孙策、曹操、袁绍之辈,皆无成事可能。</p>

虽然觉察萧言那种不容拒绝意志,但是周瑜似乎依然不愿屈服,假意自谦说道:“仲达可比魏文侯,然吾却不及乐羊万分之一,难担巢湖重任。”</p>

“在我心中,公瑾可比伊尹,可比姜尚,远超乐羊之徒……退一步说,巢湖今日下辖不过九县之地,兴巢县、望洛县、合肥县、浚遒县、历阳县、阜陵县、全椒县、襄安县、舒县。公瑾昔日赴任居巢县,今日宁不能为我巢湖主持一县之地?”萧言反问道。</p>

孰料,周瑜突然长舒一口气,顺着萧言口气说道:“虽难挑巢湖重任,然一县县长犹可为。承蒙仲达看起,百般邀请,我若再因为流言蜚语拒绝仲达好意,却也恁让天下豪杰小觑。”</p>

“啊!”萧言一时愣住。</p>

本来已经准备放弃周瑜,此刻不厌其烦的相劝也是为稍稍减淡心中负罪感,哪想到剧情发展到最后一秒钟,突然峰回路转——周瑜竟然奇迹般答应效力巢湖。</p>

周瑜反应虽然出乎萧言意料,但是招揽周瑜本就是萧言所求。度过最初的惊愕之后,萧言哈哈笑起来:“公瑾本该如此,兀的浪费我半天口水!舒县夹在庐江巢湖之间,西有追随刘勋的地方豪强,东有我巢湖强卒,民众惴惴不安,正需要公瑾这般当地望族予以安抚。”</p>

周瑜摆摆手:“既然答应仲达,那便是仲达为主官,我为臣属。而后仲达有所吩咐,我周瑜自当奉命行事,犹若臣奉圣旨。牧守舒县,抵御刘勋,不无不可。但是,交割舒县县务之前,我还有一事相告。”</p>